密度大也使Cu/W具有对空间辐射总剂量(TID)环境的优良屏蔽作用,因为要获得同样的屏蔽作用,使用的铝厚度需要是Cu/W的16倍。新型的金属封装材料及其应用除了Cu/W及Cu/Mo以外,传统金属封装材料都是单一金属或合金,它们都有某些不足,难以应对现代封装的发展。可伐可伐合金(Fe-29Ni-17Co,牌号4J29)的CTE与Si、GaAs以及Al2O3、BeO、A
金属管壳加工
密度大也使Cu/W具有对空间辐射总剂量(TID)环境的优良屏蔽作用,因为要获得同样的屏蔽作用,使用的铝厚度需要是Cu/W的16倍。新型的金属封装材料及其应用除了Cu/W及Cu/Mo以外,传统金属封装材料都是单一金属或合金,它们都有某些不足,难以应对现代封装的发展。可伐可伐合金(Fe-29Ni-17Co,牌号4J29)的CTE与Si、GaAs以及Al2O3、BeO、AIN的CTE较为接近,具有良好的焊接性、加工性,能与硼硅硬玻璃匹配封接,在低功率密度的金属封装中得到广泛的使用。但由于其热导率低,电阻率高,密度也较大,使其广泛应用受到了很大限制。材料工作者在这些材料基础上研究和开发了很多种金属基复合材料(MMC),它们是以金属(如Mg、Al、Cu、Ti)或金属间化合物(如TiAl、NiAl)为基体,以颗粒、晶须、短纤维或连续纤维为增强体的一种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金属封装是采用金属作为壳体或底座,芯片直接或通过基板安装在外壳或底座上,引线穿过金属壳体或底座大多采用玻璃—金属封接技术的一种电子封装形式。它广泛用于混合电路的封装,主要是和定制的气密封装,在许多领域,尤其是在军事及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种金属封装外壳及其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所述壳体外部引线与壳体内部引线通过钎焊连接,连接处位于封接孔内。所述壳体为10#钢,所述底板为无氧铜,所述引线材料为4J50包铜芯,所述绝缘子 材料为铁封玻璃。
一种金属封装外壳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首先,将引线装入模具对应钎焊引线孔内,将焊料圈套于钎焊引线上,其次,将管 座内腔朝上装入已经装好引线和焊料圈的模具凹槽中,并调节引线对准封接孔。
所述管座采用如下方法制备:
将长方形铜底板冲孔、整平,然后采用化学去油清洗后,用铬酸对底板进行抛光; 将壳体进行钻孔、锉磨,依次用、碱性溶液、清水将壳体洗净并用酒精脱水,将脱水后的 壳体进行退火,然后将壳体镀镍处理;将处理后的底板与壳体进行焊接得到管座。
[0020] 所述退火的时间为870930秒;所述退火的温度为940980°C;所述壳体镀镍 的厚度为2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