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的激光扫描系统工作原理
激光扫描是用来产生非常小的光点,用于高质量的文字及图像的印刷,常用的激光扫描系统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物质两端设置两块相互平行的反射镜(栅极),这两块反射镜之间构成了一个谐振腔。导电层铝合金筒与激光打印机的地线相连,使曝光后的电位迅速释放。谐振腔的一块反射镜为全反射镜,另一块为半反射镜,当工作物 质受激,原子自发辐射的光子在谐振腔内不断地来回反射,辐射出的
打印机租赁
常用的激光扫描系统工作原理
激光扫描是用来产生非常小的光点,用于高质量的文字及图像的印刷,常用的激光扫描系统工作原理是:在工作物质两端设置两块相互平行的反射镜(栅极),这两块反射镜之间构成了一个谐振腔。导电层铝合金筒与激光打印机的地线相连,使曝光后的电位迅速释放。谐振腔的一块反射镜为全反射镜,另一块为半反射镜,当工作物 质受激,原子自发辐射的光子在谐振腔内不断地来回反射,辐射出的光子不断增加。当谐振腔内叠加的光子增加到一定量时,就会穿透半反射的反射镜面发出一束非常强的光,这就是激光。这样发出的光束非常集中,几乎没有散射,只要我们利用控制技术将光波波长控制在 700~900nm(纳米),这样所产生的激光就可以满足激光打印机感光鼓的曝光需要。
为什么要对光导体表面进行充电?
感光鼓表面光导体材料在不见光的情况下为绝缘体,呈中性状态,不带有任何电荷。激光打印机为何采用广角聚焦镜为使扫描器产生的扫描光束集成规定的大小,并在感光鼓上进行匀速直线运动,应采用较好的光路系统。要实现在光导体表面的“静电潜像”,必须在光导体表面进行充电,使之荷电。只有这样, 当激光束扫描到光导体上时,光导体被曝光的点导通,形成光束点阵。点阵电荷与基体导通形成“电位差潜像”,当感光鼓旋转到与显影磁辊相切位置时,把磁辊上载有与光导体表面 电荷属性相反的墨粉吸引到感光鼓表面,从而在感光鼓上显现出墨粉图像。
一、技术喷墨打印机基本的工作原理都是先产生小墨滴,再利用喷墨头把细小的墨滴导引至设定的位置上,墨滴越小,打印的图片就越清晰。基本原理看起来很简单,但操作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激光打印机的核心部件--感光鼓简介激光打印机的感光鼓表面的绝缘层,一是为提高性能,增加使用寿命。正如微积分原理也并不复杂,复杂的是如何运用一样。下面介绍喷墨打印机几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技术突破。时间 事件纪要1976年 台喷墨打印机诞生。1976年 压电式墨点控制技术问世。1979年 Bubble Jet气泡式喷墨技术问世。1980年8月Canon公司次将其气泡喷墨技术应用到其喷墨打印机Y-80,从此开始了喷墨打印机的历史。1991年 台彩色喷墨打印机、大幅面打印机出现。1994年 微压电打印技术问世。

有些打印机墨水用完后,只要换用完的墨水,打印喷头可以使用,这种打印机好处是,换墨水的的成本较低,不足之处是如果打印头多次使用后,打印质量会有所下降,也容易出现堵塞喷嘴的问题,严重的话打印机要维修或报废;有些打印机喷嘴和墨盒是一体的,更换墨盒时,连同墨盒底部的喷嘴也一同被换下来,这种墨盒的成本比较贵,好处是这种打印机不会出现喷嘴堵塞的问题,如果堵塞的话,换掉墨盒后,打印机还能用,打印质量可以保持精美。现代生产的激光打印机大部分都采用充电辊充电,由于采用接触式充电方式,不需要很高的充电电压,且没有臭氧产生,但由于电离尘的积存,增加了对感光鼓的磨损,也会有充电不均匀的现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