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锚支护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喷锚支护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根据岩体的产状,将围岩按大类分为整体、块状、层状和软弱松散等几类。不同结构类型的围岩,开挖洞室后力学形态的变化过程及其破坏机理各不相同,设计原则也有差别。
对于整体状围岩,可以只喷上一薄层混凝土,防止围岩表面风化和消除表面凹凸不平以改善受力条件;仅在局部出现较大应力区时才加设锚杆。在块状围岩中必须充分利用压应力作用下
基坑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喷锚支护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根据岩体的产状,将围岩按大类分为整体、块状、层状和软弱松散等几类。不同结构类型的围岩,开挖洞室后力学形态的变化过程及其破坏机理各不相同,设计原则也有差别。
对于整体状围岩,可以只喷上一薄层混凝土,防止围岩表面风化和消除表面凹凸不平以改善受力条件;仅在局部出现较大应力区时才加设锚杆。在块状围岩中必须充分利用压应力作用下岩块间的镶嵌和咬合产生的自承作用;喷锚支护能防止因个别危石崩落引起的坍塌。通过利用全空间赤平投影的方法,查找不稳定岩石在临空面出现的规律和位置,然后逐个验算在危石塌落时的力作用下锚杆或喷射混凝土的安全度。在层状围岩中,洞室开挖后,围岩的变形和破坏,除了层面倾角较陡时表现为顺层滑动外,主要表现为在垂直层面方向的弯曲破坏,用锚杆加固使围岩发挥组合梁的作用。软弱围岩近似于连续介质中的弹塑性体,采用喷锚支护时,宜将洞室挖成曲墙式,必要时加固底部,使喷锚支护喷层成为封闭环,用锚杆使周围一定厚度范围内的岩体形成“承载环”,以提高围岩自承能力。
喷锚支护施工一般要求有哪些?
喷锚支护在施工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下面芜湖华源降水工程有限公司就为大家讲解一下:
1、喷射混凝土施工前,应根据围岩裂隙及渗漏水的情况,预先采用引排或注浆堵水。
采用引抖》措施时,应采用耐侵蚀、耐久性好的塑料丝盲沟或弹塑性软式导水管等导水材料。
2、 锚喷支护用作工程内衬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用于防水等级为三级的工程;
2 )喷射棍凝土宜掺人速凝剂、膨涨剂或复合型外加剂、钢纤 维与合成纤维等材料,其品种及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3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应大于80mm,对地下工程变截面及轴线转折点的阳角部位,应增加50mm以上厚度的喷射混凝土;
4) 喷射混凝土设置预埋件时,应采取防水处理;
5) 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
3、 锚喷支护作为复合式衬砌的一部分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宜用于防水等级为一、二级工程的初期支护;
2) 锚喷支护的施工应符合本规范第2条第2—5款的规定。
4、 锚喷支护、塑料防水板、防水混凝土内衬的复合式衬砌,应根据工程情况选用,也可将锚喷支护和离壁式衬砌、衬套结合使用。
以上就是我司为大家分享的一下干货,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喷锚支护施工过程控制
喷锚支护指的是借高压喷射水泥混凝土和打入岩层中的金属锚杆的联合作用加固岩层,分为临时性支护结构和长久性支护结构。 喷混凝土可以作为洞室围岩的初期支护,也可以作为长久性支护。喷锚支护是使锚杆、混凝土喷层和围岩形成共同作用的体系,防止岩体松动、分离。
1.1锚杆施工
1.1.1钻孔施工,钻孔完后由质检员对钻孔角度、孔深进行验收。
1.1.2钻孔冲洗采用清水进行冲洗干净,并用高压风将水吹干。
1.1.3检查注浆器工作性能,注浆前应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管路。
1.1.4拌匀砂浆并防止石块或其他杂物混入,随拌随用,初凝前必须使用完毕。
1.1.5锚杆安装宜采用“先注浆后插杆”的程序进行,安装后孔
内必须填满砂浆,孔口应采取临时性固定措施。
1.1.6锚杆安装后,在砂浆凝固之前不得敲击、碰撞或拉拔锚杆。
喷锚支护指的是借高压喷射水泥混凝土和打入岩层中的金属锚杆的联合作用(根据地质情况也可分别单独采用)加固岩层,分为临时性支护结构和永远性支护结构。接下来说一下喷锚支护的优点:
1、深入性。锚杆能深入围岩体内部一定深度,对围岩起约束作用。
2、柔性。锚喷支护属于柔性支护,它可以较便利地凋节围岩变形,允许围岩作有限的变形,即允许在围岩塑性区有适度的发展,以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3、封闭性。喷射混凝土能及时地封闭围岩,这种封闭不仅阻止了洞内潮气和水对围岩的侵蚀作用,减少了膨胀性岩体的潮解软化和膨胀,而且能够及时有效地阻止围岩变形,使围岩较早地进入变形收敛状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