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服的分类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1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1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1服装。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1)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定进货检验规程、采购产品的要求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实施采购验证。按照使用寿命
连体医用一次性防护服价格
防护服的分类
医用防护服是指医务人员(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清洁人员等)及进入特定医1药卫生区域的人群(如患者、医院探视人员、进入感1染区域的人员等)所使用的防护性1服装。作用是隔离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碱性溶液、电磁辐射等,保证人员的安全和保持环境清洁。(1)原材料进货检验:制定进货检验规程、采购产品的要求不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实施采购验证。按照使用寿命分:可分为一次性防护服和可以重复使用的防护服。按照用途分:日常工作服、外1科手术服、隔离衣和防护服。一次性防护服是指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1染病管理的传1染病患者时所穿的一次性防护用品。GB9082-2009明确指出防护服由帽子、上衣、裤子组成。可分为连身式结构和分身式结构。裤腿及袖口是收紧的。
机织类材料主要用于加工重复使用的医用防护服,包括传统机织物、高密织物、涂层织物和层压织物。下列情况时应穿防护服:①临床医务人员在接触甲类或按甲类病管理的传1染病患者时。传统机织物主要是采用棉纤维或涤纶等合成纤维与棉的混纺纱加工而成,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主要用于日常工作服(白大褂)。高密织物是利用高支棉纱或其他超细合成纤维长丝织成,纱线间隙非常小,由于纤维的毛细作用而具有透湿性,再经过碳氟化合物、有机硅等防水剂处理具有一定的防液体渗透性能,主要用于需要较好防水效果的手术衣材料。涂层和层压织物是为了增强材料的防渗透性能,用于使用环境较苛刻的防护服材料
抗1菌医用品开发的历史和进程
目前国内在医用抗1菌纤维方面的进展虽然说不是太晚,但是在开发力度和产业化的程度并不高,就如医用防护服和医用手术衣之类等等。该标准明确指出防护服必须具有液体阻隔功能(抗渗水性、透湿量、抗合成血液穿透性、表面抗湿性)、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对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过滤效率等均有要求。早成功开发的是AB抗1菌纤维,是由原纺织大学开发的,其本质是通过高分子的化学反应在聚丙1烯精(PAN)纤维上接枝两个具有协同效应的基团,使纤维具有抗1菌功能。在实现的方式上,早期还是将织物通过湿法处理(借助于染整设备)进行接枝。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