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肢结构
假肢结构
用人体力学原理设计接受腔 接受腔是指假肢上端容纳残肢的部分,它是人机的接口界面,主要起承担体重、悬吊假肢并控制假肢运动的作用,对于假肢的舒适性、安全性及使用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传统假肢的接受腔是插入式和开放式的,其残肢与接受腔的接触面和承重面都很小,并易产生活塞运动,导致残肢容易磨破和萎缩。
改良的悬吊方式
手指假肢
假肢结构
假肢结构
用人体力学原理设计接受腔 接受腔是指假肢上端容纳残肢的部分,它是人机的接口界面,主要起承担体重、悬吊假肢并控制假肢运动的作用,对于假肢的舒适性、安全性及使用效果具有直接影响。传统假肢的接受腔是插入式和开放式的,其残肢与接受腔的接触面和承重面都很小,并易产生活塞运动,导致残肢容易磨破和萎缩。
改良的悬吊方式 传统假肢是插入式结构,其与残肢的连接完全依靠复杂笨重的悬吊装置才能奏效,否则一抬腿假肢就会脱落。而现代假肢采用了全接触式的符合人体解剖形态的设计,小腿假肢的接受腔口型利用了膝关节的突起部分,一般不需悬吊装置即可固定;
按照假肢结构,上肢假肢可以分为壳式假肢和骨骼式假肢;按假肢的使用目的来分,又可以分为装饰性假肢、 功能性假肢——功能型的肌电假肢和假肢。
壳式假肢壳式假肢又称为外骨骼式假肢。壳式假肢是由壳体承担假肢的外力,且壳体外形制成人体形状的假肢。传统假肢都是壳式假肢,多用木材、皮革、铝板或塑料制作。
骨骼式假肢骨骼式假肢又称内骨骼式假肢。其结构与人体肢体相似,由位于假肢内部的连接管或支条等承担外力,外部包裹用泡沫塑料等软材料制成的装饰套 。

步态训练对于假肢装配的重要意义
我们发现,对于假肢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初次装配的患者,绝大多数人都专注于了解产品的性能。这本身并不是一个问题,但公司想提醒你的是,假肢的装配不仅要看假肢的性能指标,还可以真正充分发挥假肢的性能,还需要更多地注意假肢步态训练(功能训练)在装配过程中的重要性。
目些企业对假肢的生产和步态训练进行了细分,这确实可以提高企业的操作效率和接受能力,但如果专职步态训练人员选择做好假肢的步态训练,至少需要满足熟悉假肢产品技术特点和掌握人体运动生物力学知识的两个先决条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