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制冷剂的应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空调制冷剂的应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力学性质方面的条件
(1)在标准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要低,一般不应高于-10℃在标准蒸发温度下的压力应高于或接近大气压力。以免空气渗入制冷系统.
(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176一1740kPa,冷凝压力太高,对制冷没备的强度要求也和应要提高,而且还会界致制
制冷剂价格
空调制冷剂的应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空调制冷剂的应用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热力学性质方面的条件
(1)在标准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要低,一般不应高于-10℃在标准蒸发温度下的压力应高于或接近大气压力。以免空气渗入制冷系统.
(2)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不宜过高,一般不超过1176一1740kPa,冷凝压力太高,对制冷没备的强度要求也和应要提高,而且还会界致制冷压缩机功耗增加
(3)制冷利的单位容积制冷量q要大.因为q.值大,表明在压缩机缸径和行程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取得较大的制冷量。
(4)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些,即在常温或普通低温下能够液化,制冷剂的凝固度要低些.以便取得较低的蒸发温度。
制冷剂(refrigerant),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
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一般的蒸汽机在工作时,将蒸汽的热能释放出来,转化为机械能以产生原动力;而制冷机的雪种则用来将低温处的热量传动到高温处。
传统工业及生活中较常见的工作介质是部分卤代烃(尤其是氯氟烃),但现在由于它们会造成臭氧层空洞而逐渐被淘汰。其他应用较广的工作介质有氨气、和非卤代烃(例如)。

1)碳氢化合物
目前作为制冷剂应用的碳氢化合物主要是丙烷(R290)、丁烷(R600)和异丁烷(R600a)等,其中R600a已在欧洲和一些发展家广泛用于冰箱中,并且它符合《京都议定书》的要求,ODP=0,GWP=15,环保性能好,成本低,运行压力低,噪声小,但其,。此外R290和 R600a组成的混合制冷剂也有一定的发展使用。
2)氨
氨已被使用达120年之久而至今仍在使用。其ODP=0、GWP=0,具有优良的热力性质,价格廉且容易检漏。不过氨有毒性而且可燃,应当引起注意,不过一百多年的使用记录表明,氨的事故率是很低的,今后必须找到更好的安全办法,如减少充

灌量,采用螺杆式压缩机,引入板式换热器等等。然而,其油溶性、与某些材料不容性、高的排气温度等问题也需合理解决。看来,NH3会有更大的市场份额。
3)二氧化碳
CO2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物质, ODP=0, GWP=1。来源广泛、成本低廉,CO2安全无毒,不可燃,适应各种润滑油常用机械零部件材料,即便在高温下也不分解产生有害气体。CO2的蒸发潜热较大,单位容积制冷量相当高,故压缩机及部件尺寸较小;绝热指数较高K=1.30,压缩机压比约为 2.5~3.0,比其它制冷系统低,容积效率相对较大,接近于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大气压力下,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要足够低,以满足冷却的温度要求;
在常温下,制冷剂要有比较低的冷凝压力,由于冷凝压力过高时对制冷系统的密封性能剂结构强度要求就高。一般要求制冷剂的冷凝压力为:12×105 ~ 15×105 Pa;
在常温下,制冷剂要有比较高的蒸发压力,由于假如蒸发器内的压力大气压力时,外界的空气轻易通过缝隙进进制冷系统,使系统中的压力升高,减少制冷量,增加功耗。同时空气中的水分会造成制冷系统产生冰堵及其它恶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