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业发达, 达克罗金属表面防腐蚀技术已作为替代污染严重的电镀锌、热浸镀锌、电镀镉、锌基合金镀层、磷化等多种传统工艺的防腐蚀处理工艺,这是一种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的新工艺。贝氏体具有非常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强度和韧性都非常高,而且下贝氏体的韧性也非常好,因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所含的碳化物的成为不一样。达克罗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便、节能、环境污染小、能避免氢脆等传统电镀
贝氏体等温淬水价格
在工业发达, 达克罗金属表面防腐蚀技术已作为替代污染严重的电镀锌、热浸镀锌、电镀镉、锌基合金镀层、磷化等多种传统工艺的防腐蚀处理工艺,这是一种从根本上减少环境污染的新工艺。贝氏体具有非常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强度和韧性都非常高,而且下贝氏体的韧性也非常好,因为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所含的碳化物的成为不一样。达克罗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便、节能、环境污染小、能避免氢脆等传统电镀锌、热浸锌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因此,自20世纪70年代问世以来迅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用在美、日等发达的汽车行业,并已扩展到建筑、军事、船舶、铁路、电力、家电、农机、矿井、桥梁等领域。
达克罗工艺将水性富锌涂料涂覆到钢铁零件、铝合金、铜合金、锌合金及锌铝合金表面,进行烘干并烧结而得到的一种无机防腐涂层,其综合了电化学保护、屏蔽及钝化三种作用,能够有效的保护基体金属。
达克罗涂层主要由鳞片状锌、铝(尺寸为0.1-0.2*10*15um)及粘合锌铝片的无机铬酸盐化合物:无定型的复合铬酸盐化合物(mCrO3nCr2O3)相互结合形成涂层,工件在达克罗涂覆处理固化过程中,涂层中的水分、有机组分等在挥发的同时,依靠达克罗液中铬酸盐的氧化性,对锌、铝和铁基同时进行钝态保护,形成Zn、Al、Fe的铬酸盐化合物, 由于干涂层是涂液与基体直接反应获得,所以极为致密。二、存储要求1、20℃条件下可存放30天2、30℃条件下可存放7天3、40℃条件下可存放3天(写上湿度)。多层结构的屏蔽效应和锌的受控电化学保护作用,以及铝抑制锌析出作用,使达克罗涂层显示的耐蚀性。
达克罗表面处理的原理是隔绝水、氧和铁元素之间的相互反应,以此获得的强大防腐作用。其中的原理主要是三种防护途径的协同合作。通常由以下三种形式组成。
壁垒效应:涂层中的片状锌和铝层在钢材表面重叠形成了保护层,阻碍了水、氧等腐蚀介质接触基体,起到了直接隔离的作用。
钝化作用:在铬酸与锌、铝1粉和基体金属达克罗的覆涂处理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在表面生成的致密钝化膜,钝化膜不容易发生腐蚀反应,也起到了隔绝腐蚀介质的作用,与壁垒效应一起提供双层防御,加固了物理隔离的效果。
阴极保护作用:这是重1要的保护作用,与镀锌层的原理一样,通过牺牲阳极,在化学层面对基体进行阴极保护。
这三种防护一方面隔绝腐蚀介质对钢材的腐蚀作用,一方面放置基体发生电腐蚀,难怪会有数倍与传统电镀锌的防护效果。
对于达克罗涂液在使用中,大多数企业的标准网带炉加热装置是将预热区的温度控制在80~120℃。这段加热的主要目的是将涂膜中的水份在不爆沸的条件下蒸发去除,同时肯定伴随有6价铬被醇还原的化学过程。因此,国内无铬达克罗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工业化任1重道远,目前有些研究人员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怎样转化成工业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创造1大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是今后相当长一个阶段研究的重点。对此判定的方法是由纯的达克罗B剂(铬酐水溶液)与聚乙二醇类还原剂按比例混合后,在载玻片上进行涂烧,在120℃的条件下加热15min,水份被蒸发掉,留下的物质呈暗绿色的湿膜。如果将试片加热到120min,涂膜的色泽变成亮绿色,涂膜变硬,但用水可以冲洗掉。很显然,不可能采用120℃长期加热的措施来操作达克罗的一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