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声发射检测,磁记忆检测,等。
例如"射线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检测焊缝和铸件中存在的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和未融合、未焊透等缺陷。另外,对于人体不能进入的压力容器以及不能采用超声检测的多层包扎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多采用Ir或Se等同位素进行γ射线照相。但射线检测不适用于锻件、管材、棒材的检测。这时,放
油气管道检测费用
压力容器的检测方法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有: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声发射检测,磁记忆检测,等。
例如"射线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检测焊缝和铸件中存在的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和未融合、未焊透等缺陷。另外,对于人体不能进入的压力容器以及不能采用超声检测的多层包扎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多采用Ir或Se等同位素进行γ射线照相。但射线检测不适用于锻件、管材、棒材的检测。这时,放大电路尚未正常工作,使缺陷回波信号变小,且两信号混叠在一起,导致近表面缺陷无法检出。另外该方法也不适宜较厚的工件,且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同时对人体有害,需做特殊防护。
在无损检测中,任何一种无损检测方法都不是的。因此,应尽可能多采用几种检测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取得更多的缺陷信息,从而对实际情况有更清晰的了解。例如,超声波对裂纹缺陷探测灵敏度较高,但定性不准;而射线对缺陷的定性比较准确,两者配合使用,就能保证检测结果可靠准确。(4)金属材料的磨削裂纹、疲劳裂纹、应力腐蚀裂纹、热处理淬火裂纹等。

TOFD的缺点
1)近表面存在盲区,对该区域检测可靠性不够
2)对缺陷定性比较困难
3)对图像判读需要丰富经验
4)横向缺陷检出比较困难
5)对粗晶材料,检出比较困难
6)对复杂几何形状的工件比较难测量
7)不适合于T型焊缝检测
A) 更加的尺寸测量精度(一般为±1mm,当监测状态为±0.3mm),且检测时与缺陷的角度几乎无关。尺寸测量是基于衍射信号的传播时间而不依赖于波幅。
B) TOFD技术不使用简单的波幅阈值作为报告缺陷与否的标准。由于衍射信号的波幅并不依赖于缺陷尺寸,在任何缺陷可能被判不合格之前所有数据必须经过分析,因此培训和经验对于TOFD技术的应用是极为基本的要求。

铁磁性材料应采用磁粉探伤进行表面缺陷检测。确因结构原因或材料原因不能使用磁粉探伤时,方可采用渗透探伤。磁粉探伤应符合现行标准《焊缝磁粉检验方法和缺陷磁痕的分级》(JB/T 6061)的规定,渗透探伤应符合现行标准《焊缝渗透检验方法和缺陷迹痕的分级》(JB/T 6062)的规定。这种情况,顾名思义是对所有焊缝或者产进行的检测,这种情况下,操作起来会比种情况稍微复杂,耗时会较久一些。磁粉探伤和渗透探伤的合格标准应符合外观检验的有关规定。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现行《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11345或《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结照相和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气体容积法是用量气管测量待测气体(或将待测元素转化成气体形式)被吸收(或发生)的容积,来计算待测元素的含量由于化学分析具有适用范围广和易于推广的特点,所以至今仍为很多标准分析方法所采用。
焊接球节点网架焊缝、螺栓球节点网架焊缝及圆管T、K、Y形点相贯线焊缝,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JG/T203-2007《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的规定。一级、二级焊缝的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其中,探伤也是分级别的,我们根据探伤级别区分,又分为一级、二级、三级探伤标准。

一、二级焊缝质量等级及缺陷分级焊 缝 质 量 等 级一 级二 级内部缺陷
超声波探伤评定等级ⅡⅢ检验等级B级B级探伤比例20%内部缺陷
射线探伤评定等级ⅡⅢ检验等级AB级AB级探伤比例20%注:探伤比例的计数方法应按以下原则确定:(1)对工厂制作焊缝,应按每条焊缝计算百分比,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mm,当焊缝长度不足200 mm时,应对整条焊缝进行探伤;2、渗透检测只能检出缺陷的表面分布,难以确定缺陷的实际深度,因而很难对缺陷做出定量评价。(2)对现场安装焊缝,应按同一类型、同一施焊条件的焊缝条数计算百分比,探伤长度应不小于200 mm,并应不少于1条焊缝。
说明:根据结构的承载情况不同,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中将焊缝的质量为分三个质量等级。内部缺陷的检测一般可用超声波探伤和射线探伤。射线探伤具有直观性、一致性好的优点,过去人们觉得射线探伤可靠、客观。第二步:缺陷的探伤磁粉探伤应以确保满意的测出任何方面的有害缺陷为准。但是射线探伤成本高、操作程序复杂、检测周期长,尤其是钢结构中大多为T形接头和角接头,射线检测的效果差,且射线探伤对裂纹、未熔合等危害性缺陷的检出率低。超声波探伤则正好相反,操作程序简单、,对各种接头形式的适应性好,对裂纹、未熔合的检测灵敏度高,因此世界上很多对钢结构内部质量的控制采用超声波探伤,一般已不采用射线探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