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构楼层板中的墙体结构:承重墙由立柱、顶导梁和底导梁、支撑、墙体结构面板组成。立柱为C形轻钢构件,其壁厚根据所受的荷载而定,通常为0.75~2mm,立柱间距一般为400~600mm,立柱的下端为开口朝上的底导梁,立柱上端为开口向下的顶导梁;为提高墙柱的稳定性,一般墙柱高度范围内设1~2道水平钢拉条或撑杆。这种墙体结构布置方式,可有效承受并可靠传递竖向荷载,且布置方便。为抵抗水平
彩钢夹芯板活动房
钢构楼层板中的墙体结构:承重墙由立柱、顶导梁和底导梁、支撑、墙体结构面板组成。立柱为C形轻钢构件,其壁厚根据所受的荷载而定,通常为0.75~2mm,立柱间距一般为400~600mm,立柱的下端为开口朝上的底导梁,立柱上端为开口向下的顶导梁;为提高墙柱的稳定性,一般墙柱高度范围内设1~2道水平钢拉条或撑杆。这种墙体结构布置方式,可有效承受并可靠传递竖向荷载,且布置方便。为抵抗水平风荷载与作用,轻钢结构住宅体系中抗侧力体系、抗剪墙可采用墙体结构面板、交叉支撑或K型支撑形式。用作抗剪墙的结构面板可采用定向刨花板、石膏板、水泥纤维板及薄钢板。根据压型板刚才的不同界面形状,蕞多可以减少30%的楼板混凝土用量,减少楼板自重又可以相应的减少梁、柱和基础的尺寸,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能。上下楼层之间通过连接件可靠连接,以有效传递水平剪力与和上拔力。
钢筋桁架
楼承板与传统的带肋的压型钢板非组合楼板相比:
(1)两者都可以使得楼板不支模板或大幅度减少支模工作量;
(2)采用自承式模板后每层增加净高层高30~50mm,这对层高控制严的建筑非常有利;
(3)自承式模板的钢板是压型钢板板厚的40%~50%,由于基本上没有肋高,因此钢板的用钢量减少60%以上。但是根据大量的计算发现,为保证挠度满足规范要求,钢筋桁架的钢筋用钢量增加,正负相抵,用钢量大体持平。

楼层板在使用阶段: 钢筋桁架上下弦钢筋和混凝土一起共同工作,此楼板与钢筋混凝土叠合式楼板具有相同的受力性能,虽然受拉钢筋应力超前,但其承载力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楼板相同。
(1)由于楼板自重不在混凝土内产生拉应力,正常使用状态下楼板的刚度和抗开裂性能都比普通楼板好。另外底部钢板的实际存在有效地改善了楼板下部混凝土的受力条件,延缓了楼板的开裂。
(2)附加挠度很小,楼板的变形主要由施工阶段控制。
(3)为减少施工阶段的挠度,建议采用两跨或多跨连续桁架的模型进行计算和施工。对于单跨楼板,采取预拱措施减小表观挠度或采用浇注时加少量支撑。

楼承板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1:适应主体钢结构施工的要求,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坚定的作业平台,并可采用多个楼层铺设压型钢板,分层浇筑混凝土板的流水施工。
2:在使用阶段楼承板作为混凝土楼板的受拉钢筋,也提高了楼板的刚度,节省了钢筋和混凝土的用量。
3:压型板表面压纹使楼承板与混凝土之间产生蕞大的结合力,使二者形成整体,配以加劲肋,使楼承板系统具有高强承载力。
4:在悬臂条件下,楼承板仅作为永玖性模板。悬挑的长度可根据楼承板的截面特性来定。为了防止悬挑板的开裂,需在支座处依结构工程师的设计配上负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