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的成份、特点是什么?
叶面肥的配制:
1、尿素溶液:用浓度为0.5%-1%,即用0.5-1公斤尿素加水100公斤。含量超过1.5%的尿素不能作叶面肥使用。
2、尿洗合剂溶液:具有供氮、灭蚜两种作用。去尿素0.5-1公斤,加水100公斤水中,再溶入洗衣粉70-100克。随喷随配,配后不能久放。
3、沼液稀释液:沼液富含氮,易被叶片吸收,肥效快。取经过滤的
瓜用叶面肥
叶面肥的成份、特点是什么?
叶面肥的配制:
1、尿素溶液:用浓度为0.5%-1%,即用0.5-1公斤尿素加水100公斤。含量超过1.5%的尿素不能作叶面肥使用。
2、尿洗合剂溶液:具有供氮、灭蚜两种作用。去尿素0.5-1公斤,加水100公斤水中,再溶入洗衣粉70-100克。随喷随配,配后不能久放。
3、沼液稀释液:沼液富含氮,易被叶片吸收,肥效快。取经过滤的沼液10公斤,加水100公斤喷施。配后即用,以免氮素挥发。
4、磷酸二氢钾溶液:300克磷酸二氢钾加水100公斤喷施。
5、硫酸钾溶液:常用浓度1%-1.5%,100公斤水中加入硫酸钾1-1.5公斤。
叶面肥的使用特点:
1、土壤施肥后,各种营养元素首先被土壤吸附,采用叶面施肥,各种养分能够很快地被作物叶片吸收,直接从叶片进入植物体,参与作物的新陈代谢。叶片吸肥的速度要比根部吸肥的速度要快1倍左右。
2、叶面施肥由于养分直接由叶品进入作物体,吸收速度快,可在短时间内使作物体内的营养元素大大增加,迅速缓解作物的缺肥状况,发挥肥料效益。可提高产量,改善。
3、用量省:叶面施肥一般用量较少,叶面施肥集中喷施在作物叶片上,通常用土壤施肥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的用量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4、:施用叶面肥,可能利用肥料,是经济用肥的的手段之一。叶面施肥则减少了肥料的吸收和运输过程,减少了肥料浪费损失,肥料利用率高。
核酸叶面肥对玉米幼苗有什么影响?
叶片含氮量是反映幼苗质量的关键指标,调节植物叶片中氮元素的含量能控制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在正常生长环境下使用化学调控剂能不同程度的提高叶片的含氮量。对脱肥重、墒情差的麦田,或喷肥期出现干热风时,要酌情增加喷肥次数。与对照相比,所有处理的玉米幼苗在正常生长环境下均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叶片中的含氮量,其中浸种处理的增加幅度在4.5%-10%,后期根灌处理的增加幅度在5%-13.5%。随着核酸叶面肥浓度的增加,两种处理方式下叶片含氮量均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且当核酸叶面肥浓度为A6时两种处理方式下叶片含氮量均达到值,此时B1处理增幅为10%,B2处理的增幅为13.5%.当核酸叶面肥浓度≥A10时,二者叶片含氮量 均对照,表现出继续下降的趋势。从整体增幅趋势来看,B2处理的效果要好于B1。

叶面肥有何明显效果?
叶面肥在/II优-630杂交水稻制种稻分蘖、孕穗、始穗期喷施,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为8.43%。其增产的主要机理是,叶面肥能促进水稻植株加快营养物质向穗部输送,加快穗部干物质积累,终达到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的目的。
“II优-63”杂交水稻制种稻喷施叶面肥后亩增产16.66kg,增产8.43%,按种子公司收购价7.0元/kg计算,亩增产值116.62元,扣除叶面肥成本15元P亩,净增收入101.62元,投入产出比为1B7.78,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混合喷施在既缺磷又缺氮的花生田,可以喷1%的尿素和2%的过磷酸钙混合液,混合液的配制方法是在100公斤2%过磷酸钙水溶液中再加入尿素1公斤,搅拌均匀即可,一般每亩每次喷施60公斤。叶面肥对杂交水稻增产作用表现:一是提高结实率,喷施叶面肥结实率为52.06%,比对照结实率45.57%提高6.49%;二是增加千粒重,喷施叶面肥千粒重为24.77g,比对照千粒重24.33g增加0.44g,提高1.8%。两项增产数据相加为8.29%,同实际增产结果8.43%相吻合。
叶面肥含有氮、磷、钾常量元素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具有吸收快、增强植物光合作用能力,提高作物抗逆性和结实率、千粒重,使作物增产增收。叶面肥经我们在早、晚稻上试验,在孕穗期和始穗期亩用100g兑水50kg喷施,增产7.6~8.7%。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