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相色谱影响因素(1)柱长有机小分子和肽类的分辨率随柱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柱长增加并不能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辨率显著增加.它们在较短的柱子上往往也有很好的分离效果。(2)流动相的流速。有机小分子和肽类的分辨率对流动相流速非常敏感。而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辨率则不然。流速越小,柱子越长,色谱峰的宽度就越大,分辨率就越小。制备色谱上样过程中的流速对动态吸附容量影响很大。(3)温度。温度
液相分离
反相色谱影响因素(1)柱长有机小分子和肽类的分辨率随柱长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柱长增加并不能使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辨率显著增加.它们在较短的柱子上往往也有很好的分离效果。(2)流动相的流速。有机小分子和肽类的分辨率对流动相流速非常敏感。而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分辨率则不然。流速越小,柱子越长,色谱峰的宽度就越大,分辨率就越小。制备色谱上样过程中的流速对动态吸附容量影响很大。(3)温度。温度上升,流动相黏度下降,流动速度加快,且流动相与固定相之间的传质速度加快,使分辨率增加。同时,温度上升,分子热运动增加,疏水性作用减弱。升高温度要考虑目标物质的热稳定性。塞杆现象:液相色谱仪无流动相流出,压力波动,更换新的垫圈后仍渗漏。(4)流动相组成。流动相的极性越大,溶质的分配系数越大,洗脱时间越长。RPC多采用降低流动相极性(水含量)的线性梯度洗脱法。水是极性强的溶剂,在反相色谱中常常和基础溶剂配合使用,向流动相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可以与水混溶的有机溶1剂,以得到不同强度的流动相,这些有机溶1剂称为修饰剂。反相色谱中的有机溶1剂。此外,乙醇、四氢呋1喃、异丙1醇及二氧六环也常被用作修饰剂。有机溶1剂梯度的大小也会影响分辨率,一般梯度越小,分辨率越大。

色谱法,又称层析法。根据其分离原理,有吸附色谱、分配色谱、离子交换色谱与排阻色谱等方法。吸附色谱是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物质的吸附能力不同,用溶剂或气体洗脱,以使组分分离。保留时间由物质在色谱中的分配系数决定:tR=t0(1+KVs/Vm)式中tR表示某物质的保留时间,t0是色谱系统的死时间,即流动相进入色谱柱到流出色谱柱的时间,这个时间由色谱柱的孔隙、流动相的流速等因素决定。常用的吸附剂有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等有吸附活性的物质。分配色谱是利用溶液中被分离物质在两相中分配系数不同,以使组分分离。其中一相为液体,涂布或使之键合在固体载体上,称固定相;另一相为液体或气体,称流动相。常用的载体有硅胶、硅藻土、硅镁型吸附剂与纤维素粉等。离子交换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离子交换势不同而使组分分离。常用的有不同强度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流动相一般为水或含有的缓冲液。排阻色谱又称凝胶色谱或凝胶渗透色谱,是利用被分离物质分子量大小的不同和在填料上渗透程度的不同,以使组分分离。常用的填料有分子筛、葡聚糖凝胶、微孔聚合物、微孔硅胶或玻璃珠等,可根据载体和试样的性质,选用水或为流动相。

制备型加压液相色谱,按照色谱柱和样品量的大小,分为:(1)低压液相色谱;(2)中压液相色谱;(3)高压液相色谱;(4)色谱。低压、中压与高压液相色谱的压力范围之间会存在一定交叠,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买一套过滤装置要6000多元,且过滤器公认是比较容易损坏的设备。 色谱柱压通常为2bar(或30psi)左右,对于那些容易分离的简单混合物,由于色谱具有操作简便、经济等优点,常常是实验室的佳选。但色谱不同于一般的层析分离,这种分离没有压力,而分离通常使用瓶装氮气加压,使流动相具有一定的流速,从而缩短了分离时间。 色谱使用的柱子一般是玻璃柱,柱直径为3~10cm.长度为7~15cm。色谱中使用广泛的固定相为硅胶。采用的粒径通常为:25~40μm,40~63μm或63~200μm的球形固定相。其它如键合相、氧化铝、聚酰胺吸附剂也常用作色谱的固定相使用。

低压色谱(LPLC)柱压一般5bar(或75psi)。对于第二种情况,在泵作用的同时,用一个50ml的玻璃针筒在泵的出口处帮助抽出空气。 低压色谱一般是由蠕动泵、进样阀和检测器组成,可以连续化,实现自动的梯度淋洗和馏分收集等操作。色谱柱管一般是玻璃或聚合物材料的,长度一般为240-440mm,内径为10-40mm。 对于大多数在紫外区有吸收的物质,光学检测器很常用。填料一般使用软质的葡聚糖、琼脂糖、纤维素、合成高聚物或离子交换剂,粒径一般为40-60μm。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