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原则
据演播室的声音传播特点及拾音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中,感到“短”、“平”,”均”是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时三项重要准则。
(1)“短”。混响时间比同体积,同功能的播音室、录音室要短,并随着录音新技术的运用,总的趋势是逐渐缩短;但也绝非越短越好,就是供语言用的小演播室,混响时间不宜少于0.30秒。
(2)“平”。频率特性曲线否定了过
会议室降噪
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原则
据演播室的声音传播特点及拾音技术的发展,在实践中,感到“短”、“平”,”均”是演播室混响时间设计时三项重要准则。
(1)“短”。混响时间比同体积,同功能的播音室、录音室要短,并随着录音新技术的运用,总的趋势是逐渐缩短;但也绝非越短越好,就是供语言用的小演播室,混响时间不宜少于0.30秒。
(2)“平”。频率特性曲线否定了过去那种取一值为中频混
响值,而低频上升,高频下降的传统确定。而要求·`平’.考虑到汉语与外语的差别,国外演播往往要求语气柔和和自然,汉语要求语调高昂有力,故在“平”时基础上还要求高频混响比中频略长。要做到此点,实际是较困难的,对于小型演播室,只要有“平”的表示,就基本能实现其功能了。
(3)“均”。传声器拾音的好坏与传声器位置混响特性密切相关,故要求演播室混响声场均匀。这样在短而均的混响声场中,录音工作者可根据剧种,乐队等不同条件合理安排话筒的远近,调节‘声能比’来求得适宜的声环境。
小型演播室的实际平均吸声系数大致是0.45~0.5,各频率要求吸声量相差不大,若地面铺设化纤地毯,对高频有一定吸音量,则其它表面平均吸声将达到0.53,这就要求用复合结构来获得频带宽,的吸声量。由于电视演播室内有光滑平整的天幕,平顶上有庞大的空调设备和装有大量演出用的照明灯具,在演播过程中布景、道具摄象机、监视设备和演员,工作人员的活动,都会影响混响频率特性。故混响设计虽要求考虑多方因素,但重要的首先控制好低频混响,在施工中进行音质调试是十分必要的。导控室、声控室是演播室的神经中i枢,其所有声源都在此控制和混合,故要作好控制室的音质设计。

事实上,如不认真对待,混响时间极不易控制到适应值,许多厅堂、甚至影剧院音质不好,就是这个原因。因而也不是简单的软包或地毯就能解决问题的。
1.红外信号收发的环境配合,安装双层窗帘,一层厚窗帘,阻挡外部可见光,一层光滑些,稍薄,有效的反射红外辐射光若室内使用如电子整流器等的节能型荧光灯,因其振荡频率约为
28kHz,会产生高达200kHz的谐波干扰,这要影响低频道(即0-3频道)的信号接收,建议不要采用此类设备。
2. 整体装潢色调:以冷色调为主,颜色统一性强,否则会影响摄像机的摄取信息量,不利于网络的传输。

演播室建声设计主要包含“噪声控制”和“音质设计”两大部分:
一、噪声控制
噪声控制包含:消声、减震、隔声等降噪方面的设计与施工。其中,空调伴随着演播室、录音棚工作,它的设计与安装将直接影响整体结果。
1、从演播室布置图可知,演播室区域内原有两个2米宽的大窗,因此,在设计中采用了多阻尼隔声墙对大窗进行封堵,以控制室内本底噪声。
2、出入房间需加装“声闸”结构设计。选用指标较高的隔声门,闸室空间进行全频带强吸声处理。
3、控制室与演播室间的观察窗,采用隔声窗进行隔声处理,其隔声量不小于50dB。
4、演播室的隔声墙装隔音板,且施工质量与隔声性能的关系密切,因此提高施工质量。
5、空调机房、风道等需接近演播室以提高热交换效率时,尽量做好隔声与隔震(如将机组分开或将机组进行减震、隔声处理,对风道加装消声器和消音弯头,过墙时加隔声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