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
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将严重影响模具的力学性能,使用时将会使模具产生断裂,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1)产生的原因
模具钢材混淆,实际钢材淬火温度远要求模具材料的淬火温度(如把GCr15钢当成3Cr2W8V钢)。钢淬火前未进行正确的球化处理工艺,球化组织不良。淬火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在炉中放置位置不当,在靠近电极或加热元件区易产
塑料模具设计
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
模具淬火后组织粗大,将严重影响模具的力学性能,使用时将会使模具产生断裂,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1)产生的原因
模具钢材混淆,实际钢材淬火温度远要求模具材料的淬火温度(如把GCr15钢当成3Cr2W8V钢)。钢淬火前未进行正确的球化处理工艺,球化组织不良。淬火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在炉中放置位置不当,在靠近电极或加热元件区易产生过热。对截面变化较大的模具,淬火加热工艺参数选择不当,在薄截面和尖角处产生过热。
(2)预防措施
钢材入库前应严格进行检验,严防钢材混淆乱放。模具淬火前应进行正确的锻造和球化退火,以确保良好的球化组织。正确制定模具淬火加热工艺规范,严格控制淬火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定期检测和校正测温仪表,保证仪表正常工作。在炉中加热时应与电极或加热元件保持适当的距离。
消失模工艺铸件含碳量超标的主要原因:
1、在模样中添加阻燃剂,从而阻止模样高温时的裂解燃烧,使它不产生或少产生含碳的固态产物。如加入阻燃剂0.5%~3%氯化石蜡、三磷酸盐、、三氧化二锑等。同时加入0.2%%~0.5%的二苯酰过氧化物、二月桂酰过氧化物等,以加速含阻燃剂的模样转变为气体,从而减少铸件浇注过程中的渗碳工况与条件发生。
2、在模样涂料层的刷涂过程中,可添加防渗碳材料。在模样涂料配制过程中加入某些抗增碳催化剂,如碱金属盐、石灰石粉进行配置,使模样在浇注后涂料层中能分解出足够量的CO、CO2气体进行吸碳,从而防止铸件渗碳;或在涂料中加入氧化剂,促使模样热分解后的C、H2气体转变为中性气体,从而使热分解后的C与H减少渗入铸件内,造成增碳或氢脆现象的发生。
模具的工艺性能:
1.氧化、脱碳敏感性:高温加热时怀能好,脱碳速度慢,对加热介质不敏感,产生麻点倾向小。
2.淬硬性:淬火后具有均匀而高的表面硬度。
3.淬透性:淬火后能获得较深的淬硬层,采用缓和的淬火介质就能淬硬。
4.淬火变形开裂倾向:常规淬火体积变化小,形状翘曲、畸变轻微,异常变形倾向低。常规淬火开裂敏感性低,对淬火温度及工件形状不敏感。
5.可磨削性:砂轮相对损耗小,无极限磨削用量大,对砂轮质量及冷却条件不敏感,不易发生磨伤及磨削裂纹。
模具损耗原因:
1、模具主要工作零件的材料的问题,选材不当。材料性能不良,不;模具钢未经精炼,具有大量的冶炼缺陷;凸凹模,锻坯改锻工艺不完善,遗存有热处理隐患。
2、模具结构设计问题,冲模结构不合理。细长凸模没有设计加固装置,出料口不畅出现堆集,卸料力过大使凸模承受交变载荷加剧等。
3、制模工艺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凸、凹模锻坯内在质量差,热处理技术及工艺有问题,造成凸、凹模淬不透,有软点及硬度不均。有时产生微裂纹、甚至开裂,研磨抛光不到位,表面粗糙度值过大。
4、无润滑或有润滑但效果不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