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喷涂机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静电喷涂有毒吗静电喷涂是根据静电吸引的原理,即以接地的被涂物作为正极,油料(即喷杯或喷盘)接高压电作为负极。要涂油的带钢穿过上、下两根喷油梁,喷油梁用的铝合金制成,并固定在可调节的绝缘支臂上。喷油梁上的缝隙可均匀地调到0.2mm,在其内部开设有油槽,进油管接在中部,两根回油管分别接在两端。上、下喷油梁与带钢相隔一定的距离,喷油梁被设计成油在零压下流到喷油口。喷油梁通电,
静电喷塑机价格
静电喷涂机
静电喷涂的工作原理静电喷涂有毒吗静电喷涂是根据静电吸引的原理,即以接地的被涂物作为正极,油料(即喷杯或喷盘)接高压电作为负极。要涂油的带钢穿过上、下两根喷油梁,喷油梁用的铝合金制成,并固定在可调节的绝缘支臂上。喷油梁上的缝隙可均匀地调到0.2mm,在其内部开设有油槽,进油管接在中部,两根回油管分别接在两端。上、下喷油梁与带钢相隔一定的距离,喷油梁被设计成油在零压下流到喷油口。喷油梁通电,在喷油梁和接地的带钢之间产生一个高压静电场,在负极产生电晕放电,使喷出的油雾带负电。带电微粒受静电场的作用,沿电力线方向、均匀地吸附到穿过的带钢上,呈现的“环抱效果”。静电喷涂也可采用正极电晕放电,但负极性电晕放电的临界电压(起始电压)较正极性电晕放电低,较为稳定,安全且不易产生火花。
一、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火灾、(1)粉料为可燃物,工作空间通风除尘措施不到位,存在可燃粉尘,遇明火、电火花等激发能源,将导致火灾事故。引起的常见引爆原因有:①电极与接地间的火花;②电极与工件之间的火花;③两金属表面相互磨擦引起的火花;④放电火花(由于接地物靠近或感应电引起的隔离体带电所引起的火花);⑤由于风机风叶断裂引起的火花(风叶可采用铝材制造,但不可采用塑料风叶,因有产生静电的危险性);⑥粘有粉末的轴承过热产生火焰;⑦电源和照明设备电气事故;⑧明火的点燃。(2)喷粉区属于21区粉尘环境,如果环境中电气设备选型不符合防爆要求,可能发生粉尘事故。(3)正常喷涂时,如果喷涂器电极与工件(或其他物体)的间距不当,就有可能发生放电打火现象,如果恒流源控制失效,这一打火的能量就可能超过悬浮粉末燃爆的点火能量。(4)喷粉房内粉末与空气的混合,若回收风量不足以将粉末与空气混合浓度降低到允许浓度下,则容易达到浓度下限,当静电打火能量超过粉末点火能量,就可能引发事故。2)触电(1)由于喷粉静电高压可达60-90kV,作业时触碰喷枪末端放电针,则会导致触电事故。(2)喷涂完毕,未将喷枪的放电针充分放电,导致触电事故。(3)喷枪及其辅助装置上不应带电的的金属部件与高压发生器接地端子未进行可靠连接,可能导致触电事故。(4)喷涂装置静电高压引起的。(5)涂装控制系统与高压静电发生器未实现联锁。
二、防范对策措施1)防范火灾、事故措施(1)严禁明火,并且设置禁止标志;工人穿防静电防护服,在车间设置静电导地体,地面配用导电地面。(2)喷粉区内遵循以下规定:a)不允许存在发火源、明火和产生火花的设备及器具;b)禁止撞击或摩擦产生火花;c)选用不会引燃粉末或粉气混合物的取暖设备;d)防火按GB50140配置灭火器,但不宜使用易使粉末涂料飞扬或污染的灭火器。(3)进入喷粉室的工件,其表面温度应比其所用粉末引燃温度低28℃。接触粉体的设备表面温度不得高于粉末的软化点温度。(4)喷粉区内所有导体都应可靠接地,也可采用静电消除器,消除工件的积聚电荷。(5)喷粉室室体及通风管道内壁应光滑无凹凸缘;应保持喷粉室及其系统内不积聚粉末,并能使未涂着粉末有组织地导入回收装置。(6)喷粉室内的静电喷涂器(枪)之电极与工件、室壁、导流板、挂具以及运载装置等间距宜不小于250mm。工件之间也应有足够大的距离,不得相互撞击。(7)风机的轴承和其他运载设备的部件应设置防止粉尘侵入的防护装置。(8)喷粉区内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防尘型电气设备,其选型应符合21区的要求。(9)在喷粉区内只允许存放当班所需的粉末涂料量,不应存放过多的粉末涂料。2)防范触电事故措施(1)喷涂完毕,将存电装置充分放电。(2)不应在设备运行高压未切断时进行设备维修。(3)位于涂装作业区的设备导体,包括传输链、喷粉舱、风管、回收装置等,必须牢固接地,以防静电喷枪附近的对地电绝缘导体上积累能产生电弧放电的电荷。(4)定期检查电气设备,保证接电、过载短路保护装置工作良好。(5)静电喷粉设备自动控制装置与切断高压电源和关闭供漆系统联锁,静电喷漆室的门与静电发生器的电源设门开即断电的联锁装置。
用静电喷粉设备把粉末涂料喷涂到工件的表面,在静电作用下,粉末会均匀的吸附于工件表面,形成粉状的涂层;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成效果各异的终涂层;喷涂效果在机械强度、附着力、耐腐蚀、耐老化等方面优于喷漆工艺。
一.表面预处理
前处理工艺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粉末涂膜质量,前处理不好,造成涂膜易脱落,鼓泡等现象。因此,前处理工作必须予以重视。
(1)对于板金冲压件可采用化学前处理法。即:去油→去锈→清洗→磷化(或纯化)等。大部份锈蚀或者表面较厚的工件,采用喷砂,抛丸等机械方法去锈,但机械除锈后应确保工件表面清洁,无污垢。
(2)刮腻子。根据工件缺陷程度涂刮导电腻子,干燥后用砂纸磨平滑,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3)保护(也称蔽覆)。工件上若某些部位不要求有涂层,在预热前可采用保护胶等掩盖起来,以避免喷上涂料。
(4)预热。一般可不需预热。如果要求涂层较厚,可将工件预热至100~160℃,这样可以增加涂层厚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