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降噪为本体,我们先从这个方面来说。常常戴耳机的小伙伴都知道,入耳式耳机相比头戴式的物理降噪要好很多,而在主动降噪耳机处理不好的中高频段比如人声和女声方面,入耳式耳机的设计带来的物理降噪效果会好的多。(前提是关闭主动降噪)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芯片技术和体积决定了头戴式耳机的主动降噪效果是要优于WF-1000和WF-SP700N的。但就像我们常说的,拿大
防水蓝牙耳机
既然降噪为本体,我们先从这个方面来说。常常戴耳机的小伙伴都知道,入耳式耳机相比头戴式的物理降噪要好很多,而在主动降噪耳机处理不好的中高频段比如人声和女声方面,入耳式耳机的设计带来的物理降噪效果会好的多。(前提是关闭主动降噪)当然,从技术层面上来说,芯片技术和体积决定了头戴式耳机的主动降噪效果是要优于WF-1000和WF-SP700N的。但就像我们常说的,拿大耳对比耳塞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且由于蓝牙传输的损耗和主动降噪的干扰,无线主动降噪在保证降噪效果的前提下还要获得好音质其实是极其困难的,就算价高如QC30,只看音质也拼不过500块的有线耳机。0技术的成熟,不管是音质还是传输,都有了不小提升,越来越多厂商推出带有自家特色的TWS蓝牙耳机。
为重要的是,又想缩小体积又要提高音质和降噪效果谈何容易?
所以我觉得,类似功夫龙降噪这种真无线降噪的耳机的优势就是在保证体积小巧的同时还能有相对令人满意的降噪效果。而且外出的使用场景也更多,因为相对QC35而言,包耳(头戴式)耳机的设计尺寸较大,除了外出比较占空间外(比如像我这种小包人士),在炎热如上海这样的夏天带着出街三分钟,耳朵边捂出汗的既视感油然而生。在佩戴方面,压头的头戴式耳机相对更为小巧的WF-1000X和WF-SP700N也不占优势,没有了线材的阻拦头顶横梁的压迫,只是塞入耳洞的小巧耳机一定更受欢迎。而且在EB03加入防泼溅后,对于时下大热的健身风潮来说也更为实用。趋势#6:接听、拨打电话,享受hand-free加上了语音助手的TWS耳机如何进一步挖掘相应的智能服务功能,给用户带来实际的应用价值,也是接下来设备厂商、方案商、语音服务提供商思考的重点。
降噪耳机
所以作为蓝牙耳机的续集,我们本期节目将目光放到「耳塞」产品上,看看主流无线蓝牙耳塞有哪些热门产品,如何选购,以及哪个值得买。
市面上有哪些值得买的蓝牙耳塞
稍微关注一下蓝牙耳机,你就会发现,目前的市场上,有着 Bose、和 Beats 老玩家,也有着 FIIL、魅族等国产厂商的尝试。
从形态来看,这种两个脑袋 + 一根线的传统运动式蓝牙耳机已经不是主流了。这种耳机要在如此小的腔体内,要集成动圈单元、蓝牙电路、运放电路和电池,结果就是要么耳机比较重,需要特殊的固定技巧,要么续航不理想,都用不了。而进化的下一阶段,是「项圈式」和「分体式」两路兵线。比如这款蓝牙耳机就是时下潮流的时尚网红耳机,甚至还拥有“蓝牙耳机性价比”的称号。

推出TWS耳机的有哪些:苹果AirPods就是热门的产品,AirPods不仅是早期TWS耳机的代表作,也可以算是迄今为止体验比较好的TWS耳机之一
由于TWS耳机左右单元无物理连接的特性,因此一般情况下蓝牙耳机都不是通过microUSB接口充电。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几乎所有的TWS耳机都配备了兼具充电和收纳功能的便携盒,有的便携盒内部本身还集成了移动电源。没电的时候只要把耳机放入盒内,自动断开连接,开始充电,十分方便惬意。这种耳机要在如此小的腔体内,要集成动圈单元、蓝牙电路、运放电路和电池,结果就是要么耳机比较重,需要特殊的固定技巧,要么续航不理想,都用不了。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