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七星瓢虫
人工饲养七星瓢虫,首先要解决饲料问题。可以到野外采集天然饲料——蚜虫,但这种方法费工多,有时还不易采到。所以用人工培养大量蚜虫,满足七星瓢虫食用。可用蚕豆苗人工培养蚜虫。许多瓢虫只在特定的生境中生活,有时于特定生境的少数几种植物上。当分栽的蚕豆苗长出3-4厘米高时,把野外采集的少量蚜虫放在豆苗上,在室温20-30℃、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
天敌丽蚜小蜂生产产家
人工饲养七星瓢虫
人工饲养七星瓢虫,首先要解决饲料问题。可以到野外采集天然饲料——蚜虫,但这种方法费工多,有时还不易采到。所以用人工培养大量蚜虫,满足七星瓢虫食用。可用蚕豆苗人工培养蚜虫。许多瓢虫只在特定的生境中生活,有时于特定生境的少数几种植物上。当分栽的蚕豆苗长出3-4厘米高时,把野外采集的少量蚜虫放在豆苗上,在室温20-30℃、相对湿度60%-70%的条件下培养10-15天,蚜虫就能大量繁殖,这时就可用蚜虫作七星瓢虫的饲料。
七星瓢虫
七星瓢虫大量繁殖后,可以放到田间,帮助人类消灭蚜虫和蚧虫。如棉田出现大量蚜虫危害,这时可以把七星瓢虫散放到棉田里,它就能将蚜虫吃掉。散发时,在棉田边走边放七星瓢虫,走几步放几只,为求散放均匀。
1. 掌握好散放时间,以傍晚时散放为宜。因为傍晚气温较低,光线较暗,七星瓢虫活动性较弱,不易迁飞。
2. 采用成虫和幼虫混放。因为幼虫没有迁飞能力,不会逃逸,而它也有吃蚜虫的本领。
3. 散发天停止喂食,再进行散放,可以降低七星瓢虫迁飞活动能力。
4. 散放后两天内,不进行中耕和其他田间管理,以免使七星瓢虫受惊迁逃。
瓢虫的经济意义
与害虫生物防治相关的捕食性天敌。瓢虫中的大多数是蚜虫。蚧虫、粉虱和螨类等害虫的重要天敌,在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中,对于保持害虫与植物之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取食真菌孢子(食菌瓢虫),特别是白1粉菌。因此这些瓢虫在白1粉病的防治上起到一定的作用。收集和饲养并出售瓢虫也是一种产业,不少天敌公司出售捕食性瓢虫。人工饲养七星瓢虫把七星瓢虫放在玻璃瓶里,瓶底垫一张草纸,纸上放一个盛湿药棉球的小瓶盖,以保持瓶内的湿度,瓶口盖上纱布,并用橡皮筋系紧。此外,瓢虫常作为其他生命科学如进化生物学、种群生态学、遗传学、细胞学、生物地理学及物种问题等的实验材料。
生存环境
丽蚜小蜂对温和的环境较为喜好,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发育速度逐 渐加快。15℃至 30℃,发育历期由55.5d减少到12.8d,成虫寿命由48.8d 减少到13.6d。在25℃条件下,丽蚜小蜂由卵发育到成虫的存活率为87.5%。在23℃ 至 29℃范围内是丽蚜小蜂适产卵温度,单雌产卵可达100粒以上。温度对丽蚜小蜂寄生与刺吸活动影响显著,27℃下,一生平均可寄生140余头温室白1粉虱若虫,寄生致死量占总杀灭量的 74.5%。 粉虱的不同寄主植物对丽蚜小蜂的寄生效果也有一定的影响。瓢虫按食性划分七星瓢虫(Coccinellaseptempunctata)广泛分布于非洲、欧洲、亚洲的代表性瓢虫。丽蚜小蜂较为喜好在叶片毛刺较少的植物上找寻寄主,相反,在毛刺较多的叶片上找寻寄主所花费的时间和寄主数量均不如在较为光滑的叶片上所花费的时间少,数量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