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换热器
选型计算
板型选择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流程和流道的选择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动方
供暖板式换热机组定制
板式换热器
选型计算
板型选择板片型式或波纹式应根据换热场合的实际需要而定。对流量大允许压降小的情况,应选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选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据流体压力和温度的情况,确定选择可拆卸式,还是钎焊式。确定板型时不宜选择单板面积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数量过多,板间流速偏小,传热系数过低,对较大的换热器更应注意这个问题。流程和流道的选择流程指板式换热器内一种介质同动方向的一组并联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换热器内,相邻两板片组成的介质流动通道。一般情况下,将若干个流道按并联或串联的方式连接起来,以形成冷、热介质通道的不同组合。流程组合形式应根据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在满足工艺条件要求下确定。尽量使冷、热水流道内的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从而得到的传热效果。因为在传热表面两侧对流换热系数相等或接近时传热系数获得较大值。在传热量相等的条件下,所占空间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2~1/3。虽然板式换热器各板间流速不等,但在换热和流体阻力计算时,仍以平均流速进行计算。由于“U”形单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压紧板上,拆装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不拆卸清洗
不拆卸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循环回路的连接
先将板式换热器热介质的进出口阀门关闭,再将冷介质的进出口阀门关闭,排掉介质(一般为水或汽)。
分别以冷热介质的进水排污口为清洗液进水口,出水排污口为清洗液出水口(若无排污口需添加并加阀门),按热介质进口—热介质出口—冷介质进口—冷介质出口的顺序,和清洗泵、清洗槽、塑料管组成化学清洗循环系统(如图2所示)。
化学清洗工艺实施
往清洗槽内注水检查系统循环正常后,加入适量清洗剂,开始循环清洗。按照化学清洗工艺,在循环过程中,每隔1h要检测一次清洗槽内清洗液的浓度,使清洗液的浓度始终保持在0.10~0.15mol/L安全有效的范围内,并根据测量数据添加清洗剂。
不拆卸化学清洗可能需要时间长一些,可采用循环清洗和过夜浸泡清洗相结合来清洗。当清洗剂浓度连续2h不变化或变化量很小时,即可停止循环。
板式换热器的类型
螺旋板式换热器
优点:螺旋板式换热器结构紧凑,单位体积提供的传热面很大。流体在螺旋板内允许流速较高,并且流体沿螺旋方向流动,滞流层薄,故传热系数大,传热。此外还因流速大,脏物不易滞留。
缺点:螺旋板式换热器要求焊接质量高,检修比较困难。重量大,刚性差,螺旋板式换热器运输和安装时应特别注意。
平板式换热器
平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换热器。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在供暖系统中,若热侧压降过大,则一次侧流量将严重不足,即热源不够,导致二次侧出温度不能满足要求。
板翅式换热器
由封闭在带有冷、热流体进出口的集流箱中的换热板束构成。板束由平板和波纹翅片交互叠合,钎焊固定而成。冷、热流体流经平板两侧换热,翅片增加了传热面积,又促进了流体的湍动,并对设备有增强作用。板翅式换热器结构非常紧凑,传热效果好,且使用压力可达15MPa。2ms时流体就达不到湍流状态且会形成较大的死角区,流速过高则会导致阻力降剧增。但它的制造工艺复杂,流道小,内漏不易修复,因而限用于清洁的无腐蚀性流体,如作空气分离用的换热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