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的成本是什么从2000年我国在公路建设中开始大量使用SBS改性沥青,目前每年的SBS改性沥青用量在500-600万吨。不同的企业生产改性沥青的方法都不一样,生产改性沥青问题是配方的制定,工艺的选择,以及生产温度高,能耗大,有的企业可以很好地控制生产成本,而有的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改性沥青的成本几乎是透明的,业主就能够算出改性沥青的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企业价格过高
改性沥青助剂
改性沥青的成本是什么
从2000年我国在公路建设中开始大量使用SBS改性沥青,目前每年的SBS改性沥青用量在500-600万吨。不同的企业生产改性沥青的方法都不一样,生产改性沥青问题是配方的制定,工艺的选择,以及生产温度高,能耗大,有的企业可以很好地控制生产成本,而有的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目前改性沥青的成本几乎是透明的,业主就能够算出改性沥青的原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企业价格过高肯定不能中标,所以有效降低改性沥青的生产成本对企业的生产和盈利是非常重要的。

沥青只有在粘弹态对应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使用性能
沥青,包括乳化沥青在内,作为路面材料,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是以粘弹态存在。随着温度的逐渐降低,弹性也会逐渐下降,脆性不断增加,硬度不断加大。当温度降至某一数值时,沥青便没有弹性,而转变为脆硬状态,称为玻璃态。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沥青慢慢变软,弹性逐渐降低。当温度增加到某一数值时,沥青就会软化至流动状态,完全失去弹性,称为粘流态。沥青只有在粘弹态对应的温度范围内,才能发挥其正常的使用性能。

改性沥青改性效果好不好,有一种比较直观的检验方法,就是看其粘韧性,这也是评估改性沥青改性作用的指标。
沥青粘韧性试验是测定沥青在规定温度下高速拉伸时与金属半球的粘韧性和韧性。如未特别注明,试验温度为25℃,拉伸速度为50mm/min。
它由Ben-son于1955年提出,1974则年日本橡胶协会制定了标准,并收入日本道路协会铺装试验法便览。现在日本沥青路面铺装纲要的改性沥青标准中正式列入了粘韧性指标,用以评价掺加改性剂后的改性沥青效果。
试验时,一开始表现出需要较大的荷重,后来则有一较长时间的变形段,一般将总的功称为toughness(译为握裹力),将后期较长时间变形部分称作tenacity(译为粘结力)。用户在购买的时候,也可以用此方法进行检验。
改性沥青属高分子聚合物,一般常用观察检验工具为荧光显微镜。对改性沥青的网状结构简单说明是:
改性沥青网状结构形成的一种说法是聚合物吸附、溶胀、发生相转化的过程。在聚改性沥青过程中,高温下的聚合物吸附沥青中的油分,并溶胀体积扩大,链扩展,当聚合物的量达到一定值时,溶胀后聚合物的体积达到连续相所需要的体积时,体系发生相转化,聚合物由分散相转化为连续相,沥青球形颗粒分布在聚合物连续相中。
改性沥青网状结构的形成还有一种说法是聚合物缠绕沥青还有一个结构的过程,这一说法的前提是基质沥青次结构的存在。这种说法认为,基质沥青中缩合度较强的芳香环具有带正电荷和负电荷的极性部分,这种分子的存在使得基质沥青体系具有了像蛋白质、尼龙一样的棒状类似聚合物的结构,这种结构赋予了沥青一定的弹性,沥青中的中性部分分散在棒状结构中,使体系的粘度增加。当体系加热时,这种棒状结构被破坏,当然这种破坏是可逆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