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失调会自愈吗?家长要怎么做?
据统计,城市生活中约85%的孩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家长是了解孩子能力发展情况的人,也是注重成长教育的,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孩子出现感统失调呢?不是家长不够关心孩子,而是家长对感觉统合不够了解。接下来小编会详细说明感统失调会自愈吗?家长怎么做可以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会自愈吗?
从孩子出生感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感统失调会自愈吗?家长要怎么做?
据统计,城市生活中约85%的孩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家长是了解孩子能力发展情况的人,也是注重成长教育的,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孩子出现感统失调呢?不是家长不够关心孩子,而是家长对感觉统合不够了解。接下来小编会详细说明感统失调会自愈吗?家长怎么做可以改善孩子的感统失调?
感统失调会自愈吗?
从孩子出生感觉统合就开始发展,孩子通过感觉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周围的环境,感统失调就如同大脑出现了“营养不良”,无法良好获取各种感觉信息,受到的刺激变少,从而身体无法得到良好发展,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速度就会变慢,甚至出现错误。
举个经常看到的例子,都市化小家庭中,很多孩子从小接触的人少、活动空间小,导致不喜欢与人接触,黏人、敏感、胆小爱哭,家长虽然注意到了,但并不知道这是触觉感统失调的表现,以为随着接触的人变多就会变得开朗活泼,然而长大后孩子的人际交往还是存在问题,依旧很少和别人接触。
感觉统合可以说是孩子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任何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没有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孩子的能力并不会因为年龄增长而逐渐提升,自然出现的问题也不会自己解决。改善孩子感统失调需要依靠良好的成长环境、正确的教育方式、针对性的感统训练,如果家长能做到这些,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发育也会更加。
不少家长意识到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重要性后,尝试在家自学一些家庭感统训练方法,给孩子做一些符合需求的训练,这说明家长在有意识的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发育环境,重视孩子健康的成长。
虽说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疾病,但感觉系统的不健全发育会影响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家长需要了解,感统失调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触觉、视觉、听觉、本体觉和前庭觉。通过观察孩子平常的行为,或者做感统测评,了解孩子可能哪方面感觉系统存在问题,再针对性的经常做一些家庭感统训练方法。
视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
人们常说孩子“粗心”,实际上很大原因是孩子视觉感统失调导致的。视觉是感统能力中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环,要真正看明白外界的事物,并作出正确的行动与反应,必须依赖良好的视觉统合能力。一些简单易操作的视觉感统失调训练方法,家长在家对孩子进行感统训练,对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玩搭积木游戏
适合2~4岁的孩子,可以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发展视觉记忆力。具体做法:家长搭积木,比如,家长用积木搭一座简单的塔,让孩子也学着搭,然后推倒,让孩子凭记忆找出搭“宝塔”所需的积木,自己完成搭建任务。随着孩子年龄增长,难度要逐渐加大。
注意事项:在孩子搭积木的过程中,不要打扰孩子,给孩子独立思考和完成任务的时间。如果孩子不喜欢按照家长给的示例搭积木,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玩。
孩子感统失调怎么办?您的孩子是否有以下表现前庭平衡功能失常:好动调皮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与人冲突
语言发育迟缓:表达困难、说话晚
视觉感不良:无法流利阅读,写字偏旁部首颠倒。认字和认题能力差
触觉过分敏感:胆小易紧张、、暴躁,过分依恋父母,咬手指、爱哭
听觉感不良:听而不闻,丢三落四
本体感失调:不自信、消极,手脚笨拙,语言表现力差
动作协调不良:平衡能力差,易摔倒,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
原因:早产和剖腹产造成压迫感不足,触觉失调、胎位不正、孕期用药等先天原因 过度保护,缺乏感官刺激等后天原因
平衡能力及前庭觉不良,神经组织能量到达不了皮质层语言功能区,造成词汇能力不足、语言组织混乱、视听神经发展不全,形成阅读、听写及写字的困难 触觉不足的孩子,感觉辨识不全,听觉层次受到影响,牵连发音组织的小肌肉(唇、舌、颚、声带)发展不足,进而形成音感差及发音不正确等毛病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