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人工养殖小龙虾之饲料的投喂技术
饵料的投饲技术。饵料投饲原则保证小龙虾吃饱、吃好、吃匀、吃完,不留残饵。应按存塘的小龙虾总重量的2%—5%安排每日的投饲量。每日2次,早晚各1次,晚上投饲量占全天的60%—70%。由于小龙虾活动能力弱,又有占地的习性,饵料应投在浅水区。在晴天应多投,连阴天少投或不投,根据小龙虾的吃食情况、活动情况、天气情况等适时调整投喂量,做到定时、定位、定量、定质。
蟹饲料 虾价格
池塘人工养殖小龙虾之饲料的投喂技术
饵料的投饲技术。饵料投饲原则保证小龙虾吃饱、吃好、吃匀、吃完,不留残饵。应按存塘的小龙虾总重量的2%—5%安排每日的投饲量。每日2次,早晚各1次,晚上投饲量占全天的60%—70%。由于小龙虾活动能力弱,又有占地的习性,饵料应投在浅水区。在晴天应多投,连阴天少投或不投,根据小龙虾的吃食情况、活动情况、天气情况等适时调整投喂量,做到定时、定位、定量、定质。
养虾过程中的水质管理
青虾养殖的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质的好坏是决定青虾亩产量高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如何来判断水质的好坏,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对日常水质管理的心得。
水质的好坏只要是水质的肥、活、嫩、爽。当然的关键因素还是看水质的容氧量高不高。好的水质有利于青虾的生长,减少青虾发病的几率和缺氧浮头现象的发生。
一、肥
水质的肥瘦度主要看水质的透明度和颜色,好的水质透明度一般保持在15-500px。那么如何调理水质的肥瘦度,影响水质肥瘦度的因素又有那些呢?
水体常时间不消毒或者加注新水后极容易影响水体的透明度,水质透明度过大就会影响青虾的摄食量和青虾的体色,减缓青虾的生长速度,增加青虾的发病几率。
水体过肥透明度低时,水体就容易长蓝藻,特别在夏天高温时节很容发蓝藻现象。过肥的水质会使青虾饲料漂浮到水面上,造成饲料的浪费。
二、活
水体的容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青虾的生产速度,当容氧3.5mg/L,青虾就会出现缺氧浮头现象,水中容氧5 mg/L,青虾生长速度就会变得非常缓慢,在这样的水质下,青虾的摄食量再大,青虾的生长速度会变的非常缓慢,的容氧量是保持在7.5 mg/L以上。
三、嫩
用肉眼观察水体的颜色,好的水质颜色一般为茶绿色,当然并不是其他颜色就一定是水质变坏。好的水质一般都是早清晚绿,也就是说早上看着比较清,到下午时水色就会变的比较绿,看上去比较肥。但它不是蓝藻现象的肥,好像是绿茶水一样那种清爽的肥。
四、爽
好的水质,它看上去就像活的一样,肥而不腻,透明度适中看上去很清爽,水体一但发腻,青虾的摄食量就会下降,如果在冬天水质发腻,那么青虾就很容易长纤毛虫。经常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可以有效的调节和平衡水中的微生物和有益菌,比如EM菌和水爽灵、调水灵之类的生物制剂是很不错的选择。在平时每隔一段时间可以加注新水来调节水体的透明底和清爽度,加注新水在晴天进行。
小龙虾养殖模式的误区
我国水产养殖传统上采取冬春季放种,秋冬季捕捞。很多地区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殖没有过关,只有春季的4-5月份能获得少量苗种,加上虾价秋季以后逐渐走高。因此,常常采取“春放秋(冬)捕”的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为秋冬季繁殖类型,其生长期在秋季(9-11月)和春季(4-6月),加上克氏原螯虾喜掘洞避夏、繁殖和越冬,并对新环境需较长时间的适应,可见养殖克氏原螯虾采用春放秋(冬)捕这种模式并不适合。近年来,湖北提倡“夏秋放种(苗)、春季补苗、捕大留小、轮捕轮放”即“7-8月放种虾,9-10月放虾苗,4-5月捕捞时补苗,实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6月底7月初养殖结束”的养殖模式,既发挥了克氏原螯虾的生长优势,也避免在克氏原螯虾的生长旺期捕捞、运输、投放而影响其正常的蜕壳、生长和发育。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