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阻垢剂 PC-191T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膜系统中水垢的形成。大大减少系统中水垢的数量,降低薄膜的清洗频率。减少酸的用量或不再用酸。进料速度小,防水垢的效果明显。
反渗透膜阻垢剂PC-191T适用于各种薄膜。已经积累了将近20年的实践经验。 对铁有螯合作用。比六偏磷酸钠 (SHMP) 更稳定、更有效。可以加速系统的再生。
絮凝剂的
软水处理系统
反渗透膜阻垢剂 PC-191T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膜系统中水垢的形成。大大减少系统中水垢的数量,降低薄膜的清洗频率。减少酸的用量或不再用酸。进料速度小,防水垢的效果明显。
反渗透膜阻垢剂PC-191T适用于各种薄膜。已经积累了将近20年的实践经验。 对铁有螯合作用。比六偏磷酸钠 (SHMP) 更稳定、更有效。可以加速系统的再生。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水中胶体颗粒微小、表面水化和带电使其具有稳定性,絮凝剂投加到水中后水解成带电胶体与其周围的离子组成双电层结构的胶团。采用投药后搅拌的方式,促进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成的胶团的碰撞机会和次数。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水中的杂质颗粒在絮凝剂的作用下首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尺寸较大的颗粒,再在分离设施中沉淀下去或漂浮上来。
搅拌产生的速度梯度G和搅拌时间T的乘积GT可以间接表示在整个反应时间内颗粒碰撞的总次数,通过改变GT值可以控制混凝反应效果。一般控制GT值在104~105之间,考虑到杂质颗粒浓度对碰撞的影响,可以用GTC值作为表征混凝效果的控制参数,其中C表示污水中杂质颗粒的质量浓度,而且建议GTC值在100左右。反渗透阻垢剂反渗透阻垢剂进口反渗透阻垢剂性能与用途1广谱型反渗透阻垢剂,阻垢效果好,使用范围广,对常规水质均能起到良好的阻垢、分散效果。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有哪些?
无机高分子絮凝剂(IPF)是从60年代起发展起来的新型絮凝剂,目前,IPF的生产和应用在全 都取得了迅速进展。铝、铁和硅类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实际上分别是它们由水解、溶胶到沉淀过程的中间产物,即Al(Ⅲ)、Fe(Ⅲ)、Si(Ⅳ)的羟基和氧基聚合物。铝和铁是阳离子型荷正电,硅是阴离子型荷负电,它们在水溶态的单元分子量约为数百到数千,可以相互结合成为具有分形结构的集聚体。阻垢剂的加药浓度S(ppm)每分钟系统所消耗的药剂量W(g)=F(m3/h)*S(ppm)/60(min/h)。它们的凝聚—絮凝过程是对水中颗粒物的电中和与粘附架桥两种作用的综合体现。水中悬浮颗粒的粒度在纳米到微米级,大多带负电荷,因此絮凝剂及其形态的电荷正负、电性强弱和分子量、聚集体的粒度大小是决定其絮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杀菌灭藻剂应用不可少。循环水系统中常用的杀菌灭藻剂主要有以下几类:
1、含氯杀菌剂:次、二氧化氯、钠(优氯净)、三氯异尿酸(氯锭、强氯精)等。
2、季铵盐类杀菌剂:十二二化铵(1227)、十四二化铵(1427)、十八二化铵(1827)、聚季铵盐等。
3、过氧化物杀菌剂:、等。
4、唑啉类:异唑啉酮、苯并异唑啉酮等。
5、醛类: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