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竹是客家人比较喜欢吃的一道客家特色菜式,这种菜不仅仅是局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平时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有关于腐竹的小炒,喜欢吃腐竹的人就会变着花样去炒腐竹,所以这个时候就会一下子买比较多的腐竹回来吃,那么要是一下子吃不完那么多我们要怎么样去保存呢?
腐竹分为几种,不同的腐竹在保存方式上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就看腐竹的性质而定,含水分过高的腐竹可以晾晒,使水分降低,然后装
豆清泉腐竹制作
腐竹是客家人比较喜欢吃的一道客家特色菜式,这种菜不仅仅是局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平时的时候也是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有关于腐竹的小炒,喜欢吃腐竹的人就会变着花样去炒腐竹,所以这个时候就会一下子买比较多的腐竹回来吃,那么要是一下子吃不完那么多我们要怎么样去保存呢?
腐竹分为几种,不同的腐竹在保存方式上也是不一样的,这个就看腐竹的性质而定,含水分过高的腐竹可以晾晒,使水分降低,然后装入食品袋,扎紧袋口,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
豆腐皮制作技术:
1.选当年黄豆,拣筛干净。用粉碎机破碎至脱去豆皮或成2-4瓣。
2.把破碎好的豆子洗两遍,捞去豆皮,放在25℃水中泡4小时。
3.把豆放人磨浆机或石磨内,边磨边加水,0.5公斤黄豆加4公斤水,磨两遍,不能磨得太细,可用手指捻成小颗粒为宜。
4.用分离机把豆渣和浆分开。分离机内的滤箩为80—90目。在农村,可用磨水豆腐用的豆腐滤布,滤好后煮浆,温度控制在93t左右。
5.用小木条把2米长、1.5米宽、15厘米高的平底锅分成6个方格。下装暖气道,使锅底温度保持在70~90~C,把煮好的豆浆倒人锅内,3-5分钟后,格内即可结皮,待皮出现小皱时,即可揭皮。依次把每个小方格内的皮揭完。一锅豆浆可揭10多次,能出4公斤-5公斤豆腐皮。
质量好的腐竹为枝条或片叶状,呈淡黄色,有光泽;质脆易折,条状折断有空心,无霉斑、杂质、虫蛀;具有腐竹固有的香味,无其他任何异味;烹饪后有腐竹固有的鲜香滋味。
腐竹适宜于烧、拌成做配料;腐竹须用凉水泡发,这样可使腐竹整洁美观,如用热水泡,则腐竹易碎;用清水浸泡(夏凉冬温)3~5小时即可发开。可荤、素、烧、炒、凉拌、汤食等,食之清香爽口,荤、素食别有风味。腐竹适于久放,但应放在干燥通风之处。过伏天的腐竹,要经阳光晒、凉风吹数次即可。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