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腐酸钾菌肥使用方法
黄腐酸钾菌肥使用方法:
1.蔬菜类:滴灌、冲施,每亩每次用量:叶菜类幼苗期200g-400g/亩,成苗期500g-800g/亩(番茄类作物可适当增加用量)每次使用间隔7-15天。底肥2-3公斤(5-7袋)/亩配常规肥料使用。
2.果树类:黄腐酸钾菌肥滴灌、冲施,每亩每次用量2-4公斤(5-10袋),底施3-5公斤(7-12袋)配合常规肥料使用,每次使
黄腐酸钾菌肥
黄腐酸钾菌肥使用方法
黄腐酸钾菌肥使用方法:
1.蔬菜类:滴灌、冲施,每亩每次用量:叶菜类幼苗期200g-400g/亩,成苗期500g-800g/亩(番茄类作物可适当增加用量)每次使用间隔7-15天。底肥2-3公斤(5-7袋)/亩配常规肥料使用。
2.果树类:黄腐酸钾菌肥滴灌、冲施,每亩每次用量2-4公斤(5-10袋),底施3-5公斤(7-12袋)配合常规肥料使用,每次使用间隔10-15天,依果树大小调整使用量。
3.大田作物:滴灌、冲施,每亩每次用量200g-300g,底施每亩1-2公斤(2-5袋)配合常规肥料使用。
4.喷施:蔬菜类5000倍液喷雾;玉米、水稻7500倍液;小麦15000倍液;果树类3000-5000倍液。因作物不同使用量可适当调整。
备注:黄腐酸钾菌肥稀释3000倍即5g兑水30斤;稀释5000倍即3g兑水30斤。
黄腐酸钾菌肥注意事项:
(1)严禁与强酸、强碱农药复配;
(2)可以与大量元素肥(氮磷钾)复配;
(3)贫瘠的土壤用本产品与地力旺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黄腐酸钾菌肥作为叶面肥的优势
黄腐酸钾菌肥作为叶面肥的优势
黄腐酸钾菌肥里面含有很多的微量元素,不仅可以直接进行施用,也可以作为叶面肥进行喷洒。而且黄腐酸钾的作用很多,在进行使用的时候可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那么黄腐酸钾作为叶面肥的时候有什么优势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要的说一下黄腐酸钾作为叶面肥的优势。
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黄腐酸钾菌肥作为叶面肥可以有效的促进植物生长发育,通过在植物叶面上进行喷洒施加黄腐酸钾,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调节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植物活性,对于一些内部的未知因子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均衡植物的需求。黄腐酸钾菌肥是由多种分子化合而成的,里面涵盖了植物所需的多种营养物质,通过在叶面进行喷洒,可以促进植物的吸收,均衡植物的需求,是一种绿色的天然的生物菌肥。
黄腐酸钾能从植物根本改善作物生长环境,改良土壤,增加水分,提高抗旱抗病虫害的能力,增加多种营养成分,不仅产量更高,还能改善作物,让使用者获得好收益。由此可见,使用黄腐酸钾菌肥是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省钱省力划算,,联系购买。
矿源黄腐酸钾菌肥叶面肥的4大作用!
提高坐果率:开花前期喷施矿源黄腐酸钾叶面肥-膨果转色型800-1000倍,有利于促花,让花芽分化更多,更饱满,更利于提高坐果率 !
增加果实重量:落花后是需肥较大的时期,这个时期肥料供应关系到后期的产量问题,此时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补充中微量元素,根部补充氮磷钾,叶面喷果实大又亮叶面肥,达到补充中微量、平衡营养的作用,矿源黄腐酸钾叶面肥-膨果转色型对于提升果实,提升单果重和产量都很有作用。
省工省时:喷施矿源黄腐酸钾菌肥叶面肥-膨果转色一人即可喷施,按正确比例兑水,叶片正反面喷施,矿源黄腐酸钾叶面肥-膨果转色型可以提高叶片光合速率,提高二氧化碳利用率,增加活性酶和干物质积累,营养积累。
高吸收利用率:市场上的叶面肥吸收率都在75%以上,而矿源黄腐酸钾菌肥叶面肥吸收利用率可以达到97%,协调果树体内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营养配比,不会出现缺素的症状(施肥情况正常的前提下),黄腐酸可以调节植物体内ji素,营养比例让植株整体达到平衡状态,很好的调节植物正常运作,提高干物质积累和利用。
黄腐酸钾菌肥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近两年,黄腐酸钾的使用频率不断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黄腐酸钾进行日常的农业生产了,那么在使用黄腐酸钾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要的说一下使用黄腐酸钾的使用注意事项。
当作基肥使用的注意事项。黄腐酸钾菌肥可以作为基肥使用,在施肥的时候,好是把肥料施加在作物根系能够接触到的地方,这样作用在生长的时候可以的吸收。在施肥的时候好是选择在12月份到1月份使用,温度在10-25摄氏度的效果好,在使用的时候好不要多种肥料混合使用,以免降低肥效。
当作混合肥使用注意事项。我们在使用黄腐酸钾菌肥作为混合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按照比例进行使用,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同时使用多种肥料,这样会导致肥料之间相互影响,导致不能正常使用。黄腐植酸是一种从天然腐植酸中提取的短碳链分子结构物质。它具有高负载量及生理活性 。应用于农业及园艺类行业,具有以下益处: 螯合常量及微量营养物质使其更好地为植物利用; 防治植物病害,增强抗涝性; 激发植物微观生物活性; 缓释肥料,改善化肥及农药利用; 提高营养吸收,促进植物发芽生长; 加速沉淀分解,改善土壤结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