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10月起,·养护中心每年与九龙坡区人民医院签订了医养合作协议。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每周派副高以上来到养老机构进行巡诊和查房。查房后,对医生进行工作指导,并给予机构入住老人健康保健建议,指导护理人员执行相应的部分护理工作。目前,这份医养合作协议已经成为九龙坡区医养结合区的通用模板。
此外,由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牵头,以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和九龙坡区
养老院机构
自2016年10月起,·养护中心每年与九龙坡区人民医院签订了医养合作协议。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每周派副高以上来到养老机构进行巡诊和查房。查房后,对医生进行工作指导,并给予机构入住老人健康保健建议,指导护理人员执行相应的部分护理工作。目前,这份医养合作协议已经成为九龙坡区医养结合区的通用模板。
此外,由九龙坡区卫生健康委牵头,以九龙坡区人民医院和九龙坡区中医院为支撑,九龙坡区辖区周围的机构(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和养老机构共同建立了类似“医联体”的合作体系(即医养联合体),采取协议合作、转诊合作、设置老年科等方式,为老年人提供的绿色通道服务。随着对医养结合的大力倡导,相关医养结合的政策不断出台,养老院都是向着医养结合的方面发展和推进,院长表示,未来很有可能在评星级养老院时,带有服务将是高星级的必要条件。人员与成本:一个持续走低,一个居高不下对于无法享受“医联体”滋润的养老机构,除了点对点与结构签订协议外,是否还有其他医养转型的方法?也做了尝试:在养护中心旁边新建了重庆中医医院。院长认为,即使已经签订医养合作协议,仍然有必要自建医院,减轻养老机构部分家属的负担。一方面,很多老人得病是慢,并非疑难杂症,如果说大病小病都要经历转诊、住院、,家属就要重复解决老人的就餐问题、护理问题(包括护理人员问题)。
注[1]:据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各类养老机构共有从业人员约55万人,其中养老护理员约30万人、技术人员约10万人(医师25701人、护士40440人、康复师9517人、心理咨询师5203人、社会工作者17016人)、工勤人员15万人。“智慧”只起了个头,不够系统化自2016年底提出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打通养老服务信息共享渠道以来,3年过去,养老产业的信息化发展已是天翻地覆。
以信息平台+手机APP+微信小程序为组合的智慧养老管理系统已日渐成熟,颐讯成为其代表,占领了养老行业的半壁江山,·养护中心亦是采用了颐讯的系统。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虽然九龙坡区建立了医养联合体,但为了保证患者的个人信息安全,医院HIS系统并未与智慧养老系统打通接口,无法实现转诊即时化、信息化,需要电话联系。“信息孤岛”仍有待联接。而在产品和应用方面,院长坦言他们曾尝试引入智慧医养产品,但效果不好。例如老人床位的起床感应器,本用于提醒护理人员老人起床,并帮助老人下床,但精度还不够,有时候老人下床了护理人员都还没收到提醒。另外,原本想通过使用老人智能尿不湿,实现精细化、精准护理,但实际使用中仍遇到非常多的问题,感应器、感应条会受到各种原因阻扰。整体来说,目前智慧养老产品不够系统化,养老机构使用了反而还可能提升自己的运营成本。
(1)软硬件配套软硬件配套包括“养老院的环境”“服务设施与设备”“起居空间与家居配套”“公共活动空间”“适老设计与安全设计”“休闲与锻炼设施”等6个三级指标。其中,评分的是“养老院的环境”,评分为83.62分;其次是“起居空间与家居配套”,评分为82.91分;“适老设计与安全设计”与“服务设施与设备”评分也相对较高,分别为82.66分与82.47分;“公共活动空间”与“休闲与锻炼设施”评分相对较低,评分分别为82.11分与81.68分。
(2)融入感与归属感融入感与归属感包括“人际关系和谐性”“养老院对人际关系的调节”“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集体活动”“在养老院生活的幸福感”“在养老院生活的充实感”“感觉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与“不会感觉到孤寂与无聊”等7个三级指标。其中评分的是“定期或不定期举办集体活动”,评分为86.21分;其次是“养老院对人际关系的调节”,评分为84.85分;“在养老院生活的幸福感”“在养老院生活的充实感”“人际关系和谐”“感觉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等指标评分也较高,分别为84.77分、84.23分、84.17分与84.06分;“不会感觉到孤寂与无聊”评分相对较低,为83.87分。
(四)人员流失和资金不足成为民营养老机构经营发展的难题一是人员流失问题困营机构发展,服务水平提升难。部分医护照护服务人员和年轻工作人员认为在此类机构工作没有发展前景,人才流失大,导致养老机构无法提供较好的服务。例如,越秀金色晚年养老院负责人反馈雇员难问题较突出,“工作人员文化程度过低,不适合从事此活动,养老院理念很高,经传播后所剩无几;对风险的意识为零,不是从事医学方面的;不是工资的问题,是人员素质的问题。脏活累活年轻人不接,偏远农村人才肯接,但文化程度过低,层次低,不爱学习。”二是日托养老机构的资金考虑实际自主使用不够,甚至出现设备故障须等候资金审批而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北京大学护理学院谢红认为,当前我国开办养老机构是典型的微利行业甚至无利行业。近年物价上涨,经管成本增加,一些规模小,收费低的养老机构经营困难,面临生存危机;入住老人缴费压力增大,有时会面临入不敷出的问题。
(五)民营养老机构经营和考核标准有待完善,分类指导与检查监管有待加强。一是现有的相关经营和考核标准(如机构资质、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从业人员技能评定等)与民营养老机构的实际运营情况不够匹配,未能充分发挥监管效果。据某养老机构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在出台相关政策前,应更广泛性地开展调研工作,更深入了解各类民营养老机构的运营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监督民营养老机构发展。二是新旧规定存在矛盾之处,对原有民营养老机构继续提供服务造成影响。各项养老服务新规多为近几年出台,而有部分养老院运营时间较长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