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包括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挖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折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
重复第二节挖土、支
人工挖孔桩造价
人工挖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包括场地平整→放线、定桩位→挖节桩孔土方→支模浇筑节混凝土护壁→在护壁上二次投测标高及桩位十字轴线→安装活动井盖、垂直运输架、起重电动葫芦或卷扬机、活底吊土桶、排水、通风、照明设施等→第二节桩身挖土→清理桩孔四壁、校核桩孔垂直度和直径→折上节模板,支第二节模板,浇筑第二节混凝土护壁→
重复第二节挖土、支模、浇筑混凝土护壁工序,循环作业直至设计深度→检查持力层后进行扩底→清理虚土、排除积水、检查尺寸和持力层→吊放钢筋笼就位→浇筑桩身混凝土。当桩孔不设支护和不扩底时,则无此两道工序。
2、挖孔方法:

7、地下水及流砂处理:
桩挖孔时,如地下水丰富、渗水或涌水量较大时,可根据情况分别采取以下措施:
7.1、少量渗水可在桩孔内挖小集水坑,随挖土随用吊桶,将泥水一起吊出;
7.2、大量渗水,可在桩孔内先挖较深集水井,设小型潜水泵将地下水排出桩孔外,随挖土随加深集水井;
7.3、涌水量很大时,如桩较密集,可将一桩超前开挖,使附近地下水汇集于此桩孔内,用1~2台潜水泵将地下水抽出.起到深井降水的作用,将附近桩孔地下水位降低;
7.4、渗水量较大,井底地下水难以排干时,底部泥渣可用压缩空气清孔方法清孔。
当挖孔时遇流砂层,一般可在井孔内设高1~2m,厚4m钢套护筒,直径略小于混凝土护壁内径,利用混凝土支护作支点,用小型油压千斤顶将钢护简逐渐压入土中,阻挡流砂,钢套筒可一个接一个下沉,压入一段,开挖―段桩孔,直至穿过流沙层0.5~1.0m,再转入正常挖土和设混凝土支护。浇筑混凝土时,至该段,随浇混凝土随将钢护筒(上设吊环)吊出,也可不吊出。

② 开挖节桩孔土方
人工开挖桩孔应从上到下逐层进行,先挖中间部分的土方,然后扩及周边,有效控制开挖桩孔截面尺寸。每节的高度应根据土质条件及施工方案而定,一般以0.9m~1.2m为宜。开孔完成后进行一次测量校核工作,对孔径、桩位中心检测无误后进行支护。每挖完一节,必须根据桩孔口上的轴线吊直、修边、使孔壁圆弧保持上下顺直一致。
③ 安放附加钢筋、支护壁模板
成孔后应设置井圈,宜优先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井圈护壁。当桩的直径不大,深度小、土质好、地下水位低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素混凝土护壁。护壁的厚度应根据井圈材料、性能、刚度、稳定性、操作方便、构造简单等要求,并按受力状况,以及所承受的土侧压力和地下水侧压力,通过计算来确定。
土质较好的小直径桩护壁可不放钢筋,但当设计要求放置钢筋或挖土遇软弱土层需加设钢筋时,桩孔挖土完毕并经验收合格后,安放钢筋,然后安装护壁模板。护壁中水平环向钢筋不宜太多,竖向钢筋端部宜弯成U型钩并打入土面以下100mm~200mm,以便与下一节护壁中钢筋相联结。
护壁模板用薄钢板、圆钢、角钢拼装焊接成弧形工具式内钢模每节分成4块,大直径桩也可分成5~8块,或用组合式钢模板预制拼装而成。采取拆上节、支下节的方式重复周转使用。模板之间用卡具、扣件连接固定,也可以在每节的上下端各设一道用槽钢或角钢做成的圆弧形内钢圈作为内侧支撑,防止内模变形。为方便操作不设水平支撑。
节护壁以高出地坪150mm~200mm为宜,护壁厚度按设计计算确定,一般取100mm~150mm。节护壁应比下面的护壁厚50mm~100mm,一般取150mm~250mm。护壁中心应与桩位中心重合,偏差不大于20mm,且任何方向正交直径偏差不大于50mm,桩孔垂直度不大于0.5%。符合要求后可用木楔稳定模板。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