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把所有工序都完成了,就拿到门外晾晒,把空火柴盒在方桌上立起,横向10个一排,共30排,用蓝色染纸扎绳包起来。然后,王广义把这些火柴盒放置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叠起若干层,用包袱皮扎起来,后送火柴厂。在众多火花中,“舞龙”、“”、“丁山射雁”、“白”、“纪念”、“灯塔”、“语录”、“瓦当”、“清明上河图”、“京剧脸谱”等尤为珍贵,他们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是对中
烘焙蛋糕火柴宣传
等大家把所有工序都完成了,就拿到门外晾晒,把空火柴盒在方桌上立起,横向10个一排,共30排,用蓝色染纸扎绳包起来。然后,王广义把这些火柴盒放置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叠起若干层,用包袱皮扎起来,后送火柴厂。在众多火花中,“舞龙”、“”、“丁山射雁”、“白”、“纪念”、“灯塔”、“语录”、“瓦当”、“清明上河图”、“京剧脸谱”等尤为珍贵,他们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是对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每糊100个火柴盒,加工费才5分钱。不过,一个人起早贪黑,可以糊1000个左右,有五六角钱的收入,可以维持简单生活了。”

当时,泊头人几乎家家户户糊纸盒,堪称一景。随着厂里购入了机器,这样的手工加工才成为过去。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1912年初,钱立亭与李雅轩等人联络商洽,决定共同出资在兴济筹办火柴厂。而在包装设计上,泊头火柴也越来越精美,出品了花卉、、戏剧人物等火柴盒图案,这些火柴盒也成了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当时,泊头人几乎家家户户糊纸盒,堪称一景。随着厂里购入了机器,这样的手工加工才成为过去。而在包装设计上,泊头火柴也越来越精美,出品了花卉、、戏剧人物等火柴盒图案,这些火柴盒也成了收藏爱好者追捧的对象。
1886年(光绪十二年),李鸿章偶然见到英国驻镇江领事的商务报告,报告说,每一小盒火柴,值七十文制钱, 也就是说,花一两白银,只能买小盒火柴十余盒。自来火梗用的木材做成小棒(称自来火梗),在其一端蘸以蜡油和含的药料(叫自来火头)。并说在各大港口,利润很高的火柴市场有日益扩大的趋势。仅过一年,即1887年,受李鸿章委托的财主吴懋鼎建立了"天津自来火局",吴懋鼎因有李鸿章作后台,也俨然以官办的老板自居.为得到便宜的劳动力,除机器旁有男式操作外,还雇用大批女式和童式参加辅助劳动,如糊盒等
“盖因这项工业,不仅制造简单,不需复杂的机器和熟练的工人,而且所需资本不多,个人亦足以举办。我们虽然有些不舍,但也只能通过收藏火柴,将它留在人们的记忆里。加以的保护,不遗余力,故能获得发展。但这类工厂,当时一切原料皆仰给外国……”火柴作为“洋火”,与洋油、洋烛、洋碱、洋烟一起,作为“五洋”之一,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物品,在中外贸易和国货运动中,也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民国时期的上海民族火柴工业,更是上海近代工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工业门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