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整脊的禁忌证:对于脊髓型颈1椎病、腰椎间1盘突出1症型,严禁使用手法正骨,以免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造成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对于强直1性脊1柱炎所致的颈椎关节半脱位,不可使用手法正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对于截1瘫初期、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1柱损伤或伴有脊髓1症状的患者,手法正骨可能加剧脊髓损伤,因而禁用。实施手法时,医者以掌、指分别置于骨1折断端的前后或左右,
中医正骨培训班
中医正骨整脊的禁忌证:对于脊髓型颈1椎病、腰椎间1盘突出1症型,严禁使用手法正骨,以免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造成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对于强直1性脊1柱炎所致的颈椎关节半脱位,不可使用手法正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对于截1瘫初期、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1柱损伤或伴有脊髓1症状的患者,手法正骨可能加剧脊髓损伤,因而禁用。实施手法时,医者以掌、指分别置于骨1折断端的前后或左右,用力夹挤,迫使骨1折复位。
中医正骨整脊的禁忌证:对于病重、极度衰弱者,久病体弱者,考虑承受不了中医手法正骨治1疗的患者,禁用或慎用手法;过度疲劳、饥饿、酒后或酒醉及饭后半小时以内、剧烈运动之后、神志不清、过饱等情况下禁用或慎用手法正骨。反复多次施术,非但有损骨1折断端,对愈合亦有不良影响,而且会给患者带来较多痛苦。体质嫩弱而经不起正骨手法作用的患儿禁用;对于各种急性传1染病,为避免交叉传1染,禁用手法正骨,如急性肝1炎、结1核等。
正骨手法一开始的适应症是骨1折的时候,采用复位的手法,称为正骨手法。正骨手法,在施术前轻轻地按压和按摩伤部,使收缩的肌肉放松,疼痛缓解,尔后用拔伸牵引的方法,使重叠的骨1折断端复位。现在正骨手法的范围有所扩大,包括关节紊乱的,还有像颈椎、腰椎偏歪的,把这些纠正的手法都称为正骨手法,而且这个市场使用的越来越大,像骨1折复位的手法,因为现在的手术广泛地开展,骨1折采用的这些正骨手法反而减少了。手法在伤科治i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伤科四大治i疗方法手法、固定、药i物、练功之一。
正骨颈椎操作方法
低头摇正法:适于颈椎2-6后关节旋转式错位。初期按摩:骨1折后一周内,由于局部软组织、血管和淋巴管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故导致血、希拉热亢盛,出现瘀血、疼痛、肿胀等症状。患者侧卧、平枕、低头(上段约屈15度,中段颈椎错位者约屈25度,下段颈椎错位者前屈须大于35度),术者一手轻拿其后颈,以拇指按压于错位的横突后隆起处下方作为"",另一手托其面颊部作为"动点",以枕部为支点,转动头部,当摇头至角度时,动点的手用有限的"闪动力",""的拇指按压成阻力,使关节在动中因""的阻力而复位。缓慢复位法根据需要可重复2-3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