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往的工作是以物为中心,忽略了人这一主体。认识指导实践,在这一时期内相继出现了一批面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的场馆,并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符合政策。重视科技馆建设前期调研与策划工作,这也是遵循一般规律的体现,前期主要是基础性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做好前期工作,对于后期建设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前期工作内容包括课题设立、思路、工作
巡展式科技馆设备
设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往的工作是以物为中心,忽略了人这一主体。认识指导实践,在这一时期内相继出现了一批面向公众普及科技知识的场馆,并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符合政策。重视科技馆建设前期调研与策划工作,这也是遵循一般规律的体现,前期主要是基础性工作,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做好前期工作,对于后期建设与发展有着巨大作用,前期工作内容包括课题设立、思路、工作方法与程序、相关人员培训与教育活动等[3]。
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科技互动室的展品多具有互动功能,通过简单直观的实物模型表现复杂深奥的科学原理。国技馆发展时间比较早,无论是理念和体系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设计理念方面,国外主要是依据本地区需要与投入,科技教育场所数量众多,大小不等,居民受教育机会多,并且具有地方特色。而工作人员代表着科技馆的形象与服务水平,需要有良好素质和技能。
建国初期至九十年代,少年宫是儿童精英荟萃的地方,品德兼优和文学、艺术、科技和体育特长的学生才有机会享受少年宫准化的教育和培训,少年宫同时也是少先队骨干的培训基地。简单地说,少年宫是孩子们在闲暇时间学习人文、艺术和科学,认知朋友、家庭和社会,培养兴趣、爱好和情感,进行表演、游戏和锻炼,以及享受青少年相关公共服务的校外教育和活动场所,同时也是各地少先队组织管理、培训和开展活动的主要阵地。九十年始,少年宫逐渐从精英教育迈向了社会教育,以收费的模式对孩子们进行校外培训,由于长期的熏陶、相对低价而的教育资源、稳定的教师队伍和殷实的化基础,加上家长们“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潜意识,以及当时社会上极其缺乏适合孩子们成长的各类教育资源,因此少年宫一度成为了兴趣培训班的代名词:舞蹈、美术、书法、语言、科技、器乐、合唱、武术、球类、体育舞蹈等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现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出,由各级投资建设的专门为未成年人提供公益服务的青少年宫、少年宫、青少年学生活动中心、儿童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场所定性为公益业单位,规范了实施主体的性质、功能和作用,以及各地要为少年宫的建设和运营承担起责任。环境适应性设计设计都必须考虑到展品所处环境,并进行设计保障,如有必要应该进行相关项目的测试。明晰了少年宫的教育成本源自于责任,给少年宫的公益性和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少年宫应该根据重新明晰自身的定位,深化青少年公共服务职能,从供给侧和用户思维去解决服务产品、服务能力和服务供给,能够真正成为特色的民生基础服务项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