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以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为基础,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湖北省氨基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果为依托,为客户提供的产品。
(1) ScoLeuRS与以前报道的LeuRS识别tRNALeu的传统辨别子A73不同,它不识别A73,而识别C74;但是,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日益严厉的环保政策,国内L-半胱氨酸的生产同样面对一些威胁与
半胱氨酸生产
武汉远大弘元股份有限公司以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研发、生产为基础,以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湖北省氨基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成果为依托,为客户提供的产品。
(1) ScoLeuRS与以前报道的LeuRS识别tRNALeu的传统辨别子A73不同,它不识别A73,而识别C74;但是,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以及日益严厉的环保政策,国内L-半胱氨酸的生产同样面对一些威胁与挑战。(2) ScotRNALeu可变环的个数而不是碱基类型与ScoLeuRS识别有关;(3) ScoLeuRS识别两类ScotRNALeu的不同处在于tRNA三级结构拐肘结构的三个碱基对,II类ScotRNALeu(UAA)的三对三级结构碱基对对它的氨基酰化极为重要,而I类ScotRNALeu(CAA)中的这三个碱基对并不重要;(4) ScoLeuRS的LSD结构域赋予ScoLeuRS的亮氨酰化两类ScotRNALeu的能力,鉴定了与此有关的关键氨基酸残基
AtPRMT5是拟南芥中一个重要的蛋白质精氨酸甲0基转移酶,能够催化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对称性双甲0基化,AtPRMT5的缺失会导致植物生长发育的多种缺陷以及大量mRNA前体拼接异常,因此AtPRMT5通过调控植物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mRNA前体的正确加工,保证了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过程。基于上述工艺路线,一种偶联发酵-酶转化的工艺路线已被开发应用于L-甲硫氨酸的工业生产中,并具有较高的产率。然而,对于AtPRMT5参与mRNA前体加工的分子机制的认识还非常有限。
1997年四川大学化学系提出根据”不对称合成原理”化学合成L-半胱氨酸的途径。合成原理是利用氯代烷类化合物经过氧化反应、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取代反应,后得到半胱氨酸,半胱氨酸的提取率是7.5。
但国外一些学者对细菌产生L-半胱氨酸的酶系和调控基因进行了研究,试图以突变株或工程菌株进行发酵生产L-半胱氨酸
用酶法合成有用物质,多为比较昂贵的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产物的很大特点是具有光学活性,而且工艺简单,是化学合成法所的。近年来,以微生物为酶源,采用酶法制备氨基酸的技术有了的发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