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滴头一滴一滴的出水,出水量那么小,能满足作物水分需求吗
绝1对可以的!其实滴头流量有很多种选择,常见的范围在1.0~10.0升/小时。滴头流量的选择主要是由土壤质地决定的,通常质地越粘重,滴头流量越小。据了解,目前“水肥一体化”项目正在全市各县区实施,将进一步助推夯实我市农村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滴头每秒的出水量虽然很小,但是灌1水时间长。
梨树喷灌
7.滴头一滴一滴的出水,出水量那么小,能满足作物水分需求吗
绝1对可以的!其实滴头流量有很多种选择,常见的范围在1.0~10.0升/小时。滴头流量的选择主要是由土壤质地决定的,通常质地越粘重,滴头流量越小。据了解,目前“水肥一体化”项目正在全市各县区实施,将进一步助推夯实我市农村产业基础和经济基础。滴头每秒的出水量虽然很小,但是灌1水时间长。以规格为2.3升/小时的滴头为例,如每棵果树安排两个滴头,灌1水时间为2.5小时,每株果树将得到11.5升水,灌溉5小时则出水23升。滴灌可以通过延长灌溉时间和增加滴头数量来增加供水量,可以满足作物在各种炎热气候下的需水量。
2、制定微灌施肥方案
(1)微灌制度的确定 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水量和作物生育期的降水量确定灌1水定额。过去浇一次水、施一轮肥,需10余名工人花半个月时间,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后,仅需1名工人人工操作配肥和管理系统,3天即可完成全园水肥浇灌。露地微灌施肥的灌溉定额应比大水漫灌减少50%,保护地滴灌施肥的灌1水定额应比大棚畦灌减少30%-40%。灌溉定额确定后,依据作物的需水规律、降水情况及土壤墒情确定灌1水时期、次数和每次的灌1水量。
(2)施肥制度的确定 微灌施肥技术和传统施肥技术存在显着的差别。合理的微灌施肥制度,应首先根据种植作物的需肥规律、地块的肥力水平及目标产量确定总施肥量、氮磷钾比例及底、追肥的比例。作底肥的肥料在整地前施入,追肥则按照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需肥特性,确定其次数和数量。节水灌溉应用的领域:温室,无土栽培,大棚,绿化,园林,废水再利用等等作物和绿地植被从种子萌发以及成长的全过程都需要水参与光合作用。实施微灌施肥技术可使肥料利用率提高40%-50%,故微灌施肥的用肥量为常规施肥的50%-60%。仍以设施栽培番茄为例,目标产量为10000公斤/亩,每生产1000公斤番茄吸收N:3.18公斤、P2O5:0.74公斤、K2O:4.83公斤,养分总需求量是N:31.8公斤、P2O5:7.4公斤、K2O:48.3公斤;设施栽培条件下当季氮肥利用率57%-65%,磷肥为35%-42%,钾肥为70%-80%;实现上述产量应亩施N:53.12公斤、P2O5:18.5公斤,K2O:60.38公斤,合计132公斤(未计算土壤养分含量)。再以番茄营养特点为依据,拟定番茄各生育期施肥方案。

微喷是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以小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方式。微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两种,是介于喷灌、滴灌之间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它比喷灌需要的水压力小,雾化程度高,喷洒均匀,需水量少。喷头也不像滴灌那样易堵塞,但出水量较少。
(4)膜下灌溉
膜下灌溉是一种在膜下面滴灌进行浇灌的技术。这个技术的特点是设备简单、安装使用方便、省水省工、土壤不易板结。常用砾石混凝土管、塑料管等作为渗水管,管壁有一定的孔隙面积,使水流通过渗入土壤。它比地面灌溉更省水省地,但因造价高、易堵塞和不易检修等原因,所以发展较慢。移动式滴灌,其干、支、毛管均由人工移动,设备简单,较半固定式滴灌节省投资,但用工较多。
(5)渗灌
渗灌是利用埋于地表下开有小孔的多孔管或微孔管道,使灌溉均匀而缓慢地渗入作物根区地下土壤,借助毛管力作用湿润土壤的一种方法。这项技术的特点是节水、节能、便于中耕;不破坏土壤结构;利于防止杂草和病虫发生。
在以色列,节水灌溉技术遍及各个角落。从农田、果园,到城市林荫道,乃至居民阳台上的花盆或一棵树都铺设有滴灌设施,温室种植90%采用滴灌,主要用于高附加值的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1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95%。因此,对于我国来说,要保证粮食安全,在西部干旱地区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是非常可行且必要的。地下滴灌具有蒸发损失少、省水、省电、省肥、省工和增产效益显著等优点,果树、棉花、粮食作物等均可采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