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十一个疾病
1.螯虾:真菌Aphanomyces astaci。腹部两侧壳较薄的部位、附肢关节处的肌肉组织产生白色的斑点,有的个体表皮和肌肉变为棕色,肉眼可发现病灶周围有棕色的菌丝延伸至水中。菌丝体产生游动孢子,其它个体。
2.霉菌病:伤口周围和受的卵上有大量的菌丝生长,部分病灶部位有黑点。
3.红点病:一系列真菌引起,虾体表和鳃,可见火烧样的斑点,直径1厘
虾鱼蟹饲料加工
淡水小龙虾养殖过程中常见的十一个疾病
1.螯虾:真菌Aphanomyces astaci。腹部两侧壳较薄的部位、附肢关节处的肌肉组织产生白色的斑点,有的个体表皮和肌肉变为棕色,肉眼可发现病灶周围有棕色的菌丝延伸至水中。菌丝体产生游动孢子,其它个体。
2.霉菌病:伤口周围和受的卵上有大量的菌丝生长,部分病灶部位有黑点。
3.红点病:一系列真菌引起,虾体表和鳃,可见火烧样的斑点,直径1厘米左右,中间呈棕黑色,具鲜红的边缘,造成螯虾大量。
4.腐壳病:由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使甲壳变黑,被逐渐侵蚀,有时病灶深入组织内部。
5.假单胞菌病:受个体反应迟钝,附肢不停抖动,造成大量。
6.诺卡氏菌病:虾尾部肌肉结节黑化,为革兰氏阳性菌。
7.原生动物病:Psorospermium以阿米巴样或孢子样阶段的形态螯虾,外壳呈现橙点,显微镜检查可在肌肉和消化管内发现大量的厚壁孢子。
8.吸虫病:主要由复殖吸虫Paragonimus等,一般不会造成,可使生长停滞,造成的伤口引发细菌。无明显外观症状,通过切片可发现大量虫体节片。防治办法主要是消灭螺、蚌。
9.涡虫病:涡虫寄生在淡水甲壳动物附肢的关节、头胸甲与尾部的连接处、鳃部和口器等部位,肉眼可发现5毫米左右的水蛭样的虫子。一般不影响生长,但其它病原体更易,也影响商品价值。
10.白尾病:微孢子虫,尾部肌肉逐步变为瓷白色,尾部僵硬,造成大量。操作过程受伤和亲虾投放时引起。投放时可用盐水消毒。
11.杆状病毒病:无明显外观症状,仅使生长迟缓,内可发现大量病毒颗粒。
河蟹蜕壳前有哪些标志?
天气开始回暖,也接近河蟹蜕次壳,河蟹次蜕壳很重要,决定河蟹的回捕率,河蟹在蜕壳前和蜕壳期间管理很重,使用如何确定和蜕壳很关键,河蟹在蜕壳前有哪些标志?
1、兴化周边地区河蟹蜕壳一般在清明前后,也就是在三月底四月初,希望各位老板掌握好时间。
2、河蟹外壳发黄,且外壳发亮,说明河蟹在两到三天蜕壳,提醒各位老板不要增加水位。
3、河蟹外壳发黄,内壳形成,发黑成型。说明河蟹很快就要蜕壳。
4、河蟹在气温正常的时候,摄食量突然降低,也标志河蟹将要蜕壳。
5、河蟹晚上在水边,或者草头上活动,寻找舒服或者隐蔽的地方,人过去河蟹会躲藏,河蟹也将要蜕壳。.
6、发现河蟹要蜕壳,可以用补钙素和黄金多糖外泼,内服肝胆泰乐生命元应激硬壳灵。提高水体钙含量,内服吸收营养。
针对小龙虾养殖水浑问题我们如何预防应对二:
4、我们要进行保草工作,水草在我们小龙虾和河蟹养殖过程中地位举足轻重,养殖户在壮草时,喜欢选择复合肥作为肥料,这样会让水草茎叶疯长,水草容易露出水面,提早开花,这时需要人工去割草头。因此,的技术是状根控茎叶。的技术是含有微量元素、生物肽等壮根因子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水草的根系发达、并能提升水草的抗逆性,尤其高温天气防止其衰老速度。
5、为消除枝角类生长温床和改良底质预防返底,进行有效的底质改良,现在市场上改底的产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目前市场上的技术是安全的过复合盐改底片。过被称为第五代消毒剂,绿色安全,对养殖动物刺激小,使用无残留,目前被越来越多的养殖户认可。
但是大家在选择过复合盐改底片时候要选择含量在20%以上的过。过成分含量越足,氧化性好。但是由于过较高的氧化性,含量越高越难制片。一般的小厂家很难做到。因此在选择过复合盐改底片时建议大家看清含量,尽量选择大厂家的产品。与此同时,制片技术越高,颗粒越小,作用面积更大、更均匀,效果越好。
总之,当池塘出现水浑之后,不要惊慌,找出水浑原因,对症才能根本处理!希望养殖户引起足够重视!
小龙虾繁殖的误区
有很多人包括一些研究者认为克氏原螯虾一年繁殖两次或多次,可在11月或3月投放亲虾。其多年研究结果表明:克氏原螯虾一年繁殖一次,秋冬季繁殖类型,投放种虾的时间应该在9月份之前。结论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a人工繁殖试验,4-5月在实验室条件下无一尾产卵,9-10月产卵率达85%;b连续三年野外抽样调查,调查雌虾样品数每年不少于1万尾,4-5月抱卵虾不到1%,9-10月抱卵虾达20%;c调查回访3月份投放亲虾的养殖户,无一例养殖成功。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