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字在此作动名词。即整治因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的一门科学技术。元代官1方医1疗制度中设有“正骨兼金镞科”。因此,元代以正骨专长的医学家危亦林在其《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设有“正骨兼金镞科”以专门论述骨关节损伤及金刃所伤疾病之脉因证治。对于截1瘫初期、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1柱损伤或伴有脊髓1症状的患者,手法正骨可能加剧脊髓损伤,因而禁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
中医正骨
“正”字在此作动名词。即整治因骨关节损伤使肢体变形复原位的一门科学技术。元代官1方医1疗制度中设有“正骨兼金镞科”。因此,元代以正骨专长的医学家危亦林在其《世医得效方》卷十八设有“正骨兼金镞科”以专门论述骨关节损伤及金刃所伤疾病之脉因证治。对于截1瘫初期、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1柱损伤或伴有脊髓1症状的患者,手法正骨可能加剧脊髓损伤,因而禁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诀》指出:“今之正骨1科,即古跌打损伤之证也。”
正骨固定的目的,对于初次未能整复,或者移位骨1折,可运用“以动治动”的方法,再行拔伸、摇动后整复固定予以矫正。对长骨骨1折采用三点包扎固定法。中医正骨的注意事项:体位适当,体位是指为患者手法正骨治1疗时,所采取的姿势及位置。三点加压的作用,有利于骨1折段的轴线对正,既能使骨1折的肢体达到解剖复位,又可解决因肢体“动静”矛盾所造成的伤肢功能障碍。骨1折断端对接良好,肢体功能恢复。x1线显示骨痂通过骨1折线,骨1折线已基本模糊,即可解除固定。
中医正骨整脊的禁忌证:对于脊髓型颈1椎病、腰椎间1盘突出1症型,严禁使用手法正骨,以免损伤脊髓或马尾神经,造成瘫痪、大小便失禁等;对于强直1性脊1柱炎所致的颈椎关节半脱位,不可使用手法正骨,以免造成进一步损伤;对于截1瘫初期、诊断不明确的急性脊1柱损伤或伴有脊髓1症状的患者,手法正骨可能加剧脊髓损伤,因而禁用。依照“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标本兼治”的原则,制定出施治方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