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劳务外包
业务外包又称劳务外包/岗位外包,指企业将某项业务/特定岗位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其所履行的全部或部分职责交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完成的一种外包形式,使企业享受到完全的,深度的外包服务。
转移型外包与紧密型外包
转移型外包:客户方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处理费用,经济补偿金,损失补偿,其他赔偿金等。
紧密型外包:第三方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处理
劳务派遣
企业劳动用工形式|劳务外包
业务外包又称
劳务外包/岗位外包,指企业将某项业务/特定岗位的所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其所履行的全部或部分职责交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完成的一种外包形式,使企业享受到完全的,深度的外包服务。
转移型外包与紧密型外包
转移型外包:客户方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处理费用,经济补偿金,损失补偿,其他赔偿金等。
紧密型外包:第三方承担风险,包括事故处理费用,经济补偿金,损失补偿,其他赔偿金等。
劳务外包适用情形短期用工或季节性用工不满足劳务派遣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劳务派遣员工数量超过用工总量10%将企业全部用工风险转移将企业不擅长的或耗时费事的岗位外包。
劳务派遣公司需要对劳务派遣工履行哪些义务
随着劳务派遣的不断发展,
劳务派遣市场现在已经相对成熟了,不再像之前那般鱼龙混杂。现在劳务派遣工与企业的正式工实行的是同工同酬的政策,在薪酬福利方面基本上是一样的。具体来说劳务派遣公司需要对劳务派遣工履行以下义务:
1、建立培训制度,对劳务派遣工进行上岗知识、安全教育培训。
2、根据规定和劳务派遣协议约定,依法为劳务派遣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并办理社会保险相关手续。
3、如实告知劳务派遣工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的事项、应遵守的规章制度以及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
4、协助处理劳派遣工与企业之间出现的纠纷。
5、督促企业依法为劳务派遣工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劳务派遣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劳务派遣员工使用的风险。
随着法律的完善,法律明确要求劳务派遣适用于“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工作,其中“临时性”明确劳务派遣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同时《劳务派遣暂行规定》对于劳务派遣岗位的比例做出了不得超过10%的规定,而大多数企业的劳务派遣员工,从事的是主营业务的正常工作,部分央企的派遣员工比例甚至超过30%。
这种使用方式本身就是违规的行为,很可能面临劳动部门的行政处罚,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劳务派遣单位、用工单位违反本法有关劳务派遣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以每人五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在阶段还存在承担违规用工责任的法律风险.
法律层面已明确劳务派遣制度的补充性用工性质,企业在实际使用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时应尽力去满足法律的规定,同时探索新形势的用工形式,逐步实现合规化运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