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窑操作中保证尾温稳定既能保证预热稳定、煅烧正常,故要控制好窑尾温度的稳定(湿法窑动摇在±10℃)。要使两端温度稳定需要留意以下几方面: 1)关注煤粉质量 随时控制煤粉质量,如煤的工业剖析、煤粉细度、煤粉水分等,依据煤粉质量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控制生料的易烧性 随时控制生料的易烧性,影响生料易烧性的要素有生料化学成分、生料细度、水分以及原料的物理性能等
冶金回转窑技术参数
回转窑操作中保证尾温稳定既能保证预热稳定、煅烧正常,故要控制好窑尾温度的稳定(湿法窑动摇在±10℃)。要使两端温度稳定需要留意以下几方面:
1)关注煤粉质量
随时控制煤粉质量,如煤的工业剖析、煤粉细度、煤粉水分等,依据煤粉质量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2)控制生料的易烧性
随时控制生料的易烧性,影响生料易烧性的要素有生料化学成分、生料细度、水分以及原料的物理性能等。
3)勤察看仪器和仪表
借助相关仪表及时控制回转窑窑尾温度和窑尾废气成分(从废气成分可判别凤煤配合状况),发现不正常的时候需要及早的采取有效措施或向有关部门反映。
4)调整烧成温度的办法
先调凤煤,如温度仍达不到请求时再进行窑速的调整;如生料“黑影”继续前移,烧成温度降落,需求继续降低窑速,采用慢窑升温的办法到达升温的目的。
5)控制尾温
控制回转窑尾温的主要办法是减小排风量。确保尾温控制在±(5~10℃)范围内。
控制好烧成带温度和窑尾温度,是稳定热工制度的重要措施。

回转窑燃烧室是整个焚烧系统的重要装置,对于烧制产品的质量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它的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燃烧室分为一燃室和二燃室,在使用过程中对于温度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燃室的温度一般在850~ 1100°C范围内以实现危险废弃物的脱毒,卤代烃有机废液焚烧温度应在850°C以上,含的废液温度应高于900°C;熔渣式回转窑的燃烧温度高达1200~1400°C,其焚烧产物的灰渣实现玻璃化,被包容其中的重金属类等有害物质渗透性远远相关安全填埋要求;
二燃室温度:二燃室的温度一般要高于950°C以消除从一燃室中出来的烟气中类似二英类性有机成分:我国危险废弃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要求二燃室的温度应该有1100°C,焚烧多氡时温度应为1200°C:如果危险废弃物中的卤素含量高于1%,二燃室的温度至少应该提高到1100°C。
回转窑常见密封形式
回转窑常见密封形式有五种分别是:一、鱼鳞片密封;二、气缸式密封;三、石墨块密封;四、迷宫式密封;五、挡板式密封。下面分别介绍每种密封形式:
一、鱼鳞片密封
鱼鳞片密封为现阶段主流的密封形式,由于其安装维修简便,密封性能较好,既可用于回转窑窑头密封也可用于回转窑窑尾密封,在烘干机,单筒冷却机上应用也比较广泛,为常见的密封形式。以水泥行业为例,其回转窑窑头密封均采用的是鱼鳞片密封,窑尾密封采用鱼鳞片密封的比重也比较大。其它如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使用鱼鳞片密封的比例也比较大。
二、气缸式密封
气缸式密封主要用于生产粉粒物料的回转窑窑尾密封,一般以水泥行业应用较多,由于其后期维修比较麻烦,加之对外部设备有一定要求,现阶段很多窑尾采用气缸式密封的均改造成了鱼鳞片密封形式。
三、石墨块密封
石墨块密封可用于窑尾密封,也可用于窑头密封,老式石墨块密封均采用的是轴向密封方式,和气缸式密封一样,由于其存在一定缺陷,现使用的单位不多。而采用径向密封方式的新式石墨块密封将会是未来发展方向。
四、迷宫式密封
迷宫式密封是有多块直径大小不一的圆环形挡板组合成的迷宫形式,由于其对设备本身的要求较高,现应用不多,而迷宫式密封与鱼鳞片密封的组合形式和与石墨块密封的组合形式在某些企业还有应用。
五、挡板式密封
挡板式密封为较早的密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