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应属造型艺术范畴中的火焰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科学是手段,艺术是目的,不能以科技成果代替艺术效果。现代人对处立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周遭环境感到痛苦,进而改变并关闭了所有对美的敏锐度和感知度,从感官痛苦的临界点上退下阵来。因此,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不管是抽象的、半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它总离不开型。型就是它的重要语言,型就是表达陶艺家的观念、思想、情感、
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
现代陶艺应属造型艺术范畴中的火焰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科学是手段,艺术是目的,不能以科技成果代替艺术效果。现代人对处立于工业化大生产的周遭环境感到痛苦,进而改变并关闭了所有对美的敏锐度和感知度,从感官痛苦的临界点上退下阵来。因此,不管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不管是抽象的、半抽象的,还是具象的,它总离不开型。型就是它的重要语言,型就是表达陶艺家的观念、思想、情感、个性的重要手段。同时有型还并不等于就是艺术,只有有艺术效果的型才算得上艺术。材质、肌理、工艺、火焰的运用,既要服从造型的需要,又要表现自身的美,造型与工艺两者相辅相成,才可能成为现代陶艺,而立于纯艺术之林
陶艺是时代的产物。通过雕、刻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的重要载体,它不是传统陶艺的简单重复和延续。从本质上讲,现代陶艺是对传统陶艺的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它把陶艺从“器”的概念中,从古老的、已经定犁的工艺模式中解脱出来,重新审视陶瓷本质内涵,并加以挖掘和发展,开拓成富有现代精神的纯粹个性化的艺术形式。
现代陶艺是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它使陶艺偏离了传统的轨道,改变并拓展了陶瓷语言和观念的形态,能极大限度地、不受拘束地充分展示并真实的反映作者的创作情感。它以反叛传统为起点,直接反映现代社会中人的本能,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新兴关系。在总体趋势上推动了这种艺术媒体与社会现实、文化情境和不断演进的社会总体审美判断的贴近,表现出新的文化审美精神。
材料与工艺
陶瓷的材料
材料即陶土、泥性。现代陶艺作为一门新兴的视觉艺术形式以及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现代陶艺的存在为现代人把握民族文化脉络提供了一条通道。如果说手工是陶艺的人类学的基础,那么陶土则是陶艺“自然本体论”的基础。它是手工变革的对象,是陶艺活动的物质载体。通过对泥性的掌握和运用,通过对材料的变革,人的观念、智慧、想象力、创造力成为一种物质形态化的实体。陶艺的这种材料属性,也是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陶瓷的工艺
烧制是人和自然的统一,人的本体和自然本体、精神和物质在烧制中获得融合,烧制为陶艺在自然、人文中增添了“天成”的因素;烧制中的偶然性和不可预见性,使烧制的过程永远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弥久长新的吸引力,烧制过程所蕴含的超出自然和人为的神秘主义的因素,是陶艺创作幸福和痛苦的源泉。陶瓷艺术由于几千年的深厚传统模式导致现代陶艺起步较晚,而一些西方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便开始了近现代陶艺的发展。
广义的雕塑是指在空间中静态的、可视的、可触的三维艺术形式。按功能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进入20世纪80年代,由于各大美术学院渗透西方雕塑艺术教育,雕塑陶艺呈现出多元化创作方向——写实、抽象并举,表现题材广泛,艺术手法千姿百态,充分展示着雕塑陶艺艺术的繁荣景象。按形式可分为具象和抽象两大类。《现代汉语词典》中关于“抽象”的解释是:“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抽象雕塑不特指具体的形象,往往超出现实之外的境界。对于艺术创作上来讲少了具体形象的局限,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有了更多元化的可能性。无论是主题的选择,材料的选择,空间尺度的大小都得到了程度的释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