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抛光的影响
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表面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这些处理导致了外形、结构纹理、合金成分、纯净度和能量状态方面的变化。制作过程完成时,产生的表面通常在结构和性能方面大不相同,大多数情况下与基体材料相反。
不锈钢电解抛光原理被大家公认的主要为黏膜理论。该理论主要为:工件上脱离的金属离子与抛光液中的磷酸形成一层磷酸盐膜吸附在工件表面,这种黏膜在凸起处较
江门不锈钢化学抛光
电解抛光的影响
在加工制作过程中,表面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这些处理导致了外形、结构纹理、合金成分、纯净度和能量状态方面的变化。制作过程完成时,产生的表面通常在结构和性能方面大不相同,大多数情况下与基体材料相反。
不锈钢电解抛光原理被大家公认的主要为黏膜理论。该理论主要为:工件上脱离的金属离子与抛光液中的磷酸形成一层磷酸盐膜吸附在工件表面,这种黏膜在凸起处较薄,凹处较厚,因凸起处电流密度高而溶解快,随黏膜流动,凹凸不断变化,粗糙表面逐渐被整平的过程。
那么电解抛光加工该注意哪些?
1、电解抛光需要大功率电源,注意电,所以不能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进行。
2、电解质为化学物质,有毒,因做好液使用后的处理工作。
电解抛光可以用来代替繁重的机械抛光,尤其是形状比较复杂,用机械方法难以加工的零件.但是,电解抛光不能去除或掩饰深划痕、深麻点等表面缺陷,也不能除去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多相合金中,当有一相不易阳极溶解时,将会影响电解抛光的质量.
不锈钢电解抛光主要针对不锈钢工件的表面光亮处理。不锈钢电解抛光是以被抛工件为阳极,不溶性金属为阴极,两极同时浸入到电解槽中,通以直流电而产生有选择性的阳极溶解,工件表面逐渐整平,从而达到工件增大表面光亮度的效果。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分析一下它的发展前景。
基于电解过程中的阳极溶解原理并借助于成型的阴极,将工件按一定形状和尺寸加工成型的一种工艺方法,称为电解抛光加工。
其加工系统为了能实现尺寸、形状加工,还必须具备下列特定工艺条件
(1)工件阳极和工具阴极(大多为成型工具阴极)间保持很小的间隙(称作加工间隙),一般在0.1-1mm范围内。
(2)电解液从加工间隙中不断高速(6-30m/s)流过,以保证带走阳极溶解产物和电解电流通过电解液时所产生的热量,并去极化。
(3)工件阳极和工具阴极分别和直流电源(一般为10-24V)连接,在上述两项工艺条件下,则通过两极加工间隙的电流密度很高,高达10-100A/cm2数量级。
(4) 工件上与工具阴极凸起部位的对应处比其他部位溶解更快。随着工具阴极不断缓慢地向工件进给,工件不断地按工具端部的型面溶解,电解产物不断被高速流动的电解液带走,终工具的形成状就“”在工件上。
采用电解抛光加工完成原有加工方法不能加工的工件,或比原有加工方法、质量好时,还应同时考虑因阴极制造费用或由此引起工序调整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影响(电解加工一次成型往往可以取代几道工序,这是有利的,但是生产现场生产线的调整也往往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权衡其利弊,慎重作出决定是保证电解抛光加工工艺上马后稳定发展的前提。
不锈钢电解抛光主要针对不锈钢工件的表面光亮处理。不锈钢工件又分为200系列,300系列,400系列材质,各系列材质有必须用针对性电解抛光液。比如不锈钢200系列材质的不锈钢,必须用200系列的配方,此种配方无法适应300系列或400系列的不锈钢材质。
进行不锈钢电解抛光时,在通常情况下,为了减少能量损失及达到所需的电流密度,应采用小的极间距离。但是从另一方面考虑,为了改善抛光面电流密度的均匀分布,防止零件端部和棱角电流的高度集中和阴极上还原过程发热,应采用大的极间距离。根据实践经验,在保证电流密度均匀分布的前提下,应采取小的极间距离。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