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折弯机机器主要部件:
机器主要由主机部分、折弯系统、测量系统、数控后挡料装置、液压系统、模具等组成。
1. 主机部分:
主机部分主要由机架、工作台面、折弯模座、凹模座、凸模靠山等组成。机架由方钢管焊接而成,并经时效处理,有足够的强度和钢性。
2. 数控后挡料装置:
为了得到的折弯工件,本机器上安置了一个行程为2000mm的数控后
铜排折弯机生产厂家
母线折弯机机器主要部件:
机器主要由主机部分、折弯系统、测量系统、数控后挡料装置、液压系统、模具等组成。
1. 主机部分:
主机部分主要由机架、工作台面、折弯模座、凹模座、凸模靠山等组成。机架由方钢管焊接而成,并经时效处理,有足够的强度和钢性。
2. 数控后挡料装置:
为了得到的折弯工件,本机器上安置了一个行程为2000mm的数控后挡料装置。数控后挡料装置上的靠山由一个数字式伺服电机通过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来带动,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可达±0.15mm。靠山移动的位置由计算机自动算出,工作时自动运行到设定的位置,完成板料的定位。40Z-2000-03型400kN数控母线折弯机是由工业计算机进行控制的、的母线折弯设备。
3. 液压系统部分:
液压系统主要为折弯模座提供动力。行程向前和行程向后的速度可调,为了保证折弯时的工作安全,前行的速度控制在10mm/s以内,后退时速度可以较快,可达20mm/s。
液压系统的主要参数如下:
油泵电机:5.5 kW,1440rpm ;
油压:200 bar,14 L/min。
母线折弯机的操作规范:
1、操作母线折弯机前首先要进行油面检查,如油面警戒线,需在各活动部份加润滑油。启动油泵同时观察油泵转动方向是否符合油泵铭牌指示方向,让油泵空运行二分钟后才开始工作。
2、母线折弯机的使用须有专人负责管理,操作者熟悉母线机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母线制作时,要按母线规格大小、用途的不同依照“弯曲力选择表”选择弯曲力。在满足用途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弯曲力,因弯曲力用大,制作母线时会损伤母线。
3、进行母线加工制作时,要注意母线的运动方向、位置,防止母线在加工过程及人体。
4、在调高母线折弯机设备的工作弯曲力时,要注意系统的油压较多不得超过20Mpa,否则将损坏设备。
5、在折弯机上装模具时,要将模具摆正,有螺丝紧固的地方要拧紧螺母,卸换模具时注意模具的活动部份,防止松脱。
折弯机模具的安装调整:
在安装折弯机模具的时候,一定要检查好设备的状态,然后按照步骤来安装并且进行调试,调试时注意人身安全。
1、机器的调整
在安装折弯机模具的时候,首先要了解下机器性能,打开折弯机,耐心的调整和检查,看看机器可有之前使用过的灰尘,以及铁碎屑等。防止对后期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2、滑块行程调整
先检查折弯机模具厚度与上下模块的比例是否正常,一般的滑块需要控制在行程线路的开关点上,这个是必须要注意的,否则会导致模具不能正常使用,但是有些人还是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3、行程模块调整
调整完滑块行程标准以后,接下来就是模块的上限点调整了,一般的情况来说模块上至到处,是要把模块的和开关设置好。这样可以要流出模块的停留的位置,通过上述一些操作,那么就可以大大增加生产效率。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对模块进行减慢处理。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好,工作时拆装方便,可应用在母线折弯机上对不同规格的母排进行平弯。因为模块在下行到下死点的时候,必须要减速模块,这样保护了机器和模具。
4、空隙的调整
然后就是折弯机模具之间的空隙的调整了,先测量上模块和下模块间隙,合理的间隙需要根据所折的板材而定。
5、角度调整
调整折弯角度也是的环节,角度选定肯定是和产品要求有关,一般来说折90°模具,那么角度必须设置中间角度必须大于两边的角度,有时候可能会紧点,可以通过调整机器上螺丝进行处理。调整后,如在该产品不改变需求的情况下不要再去进行修改。然后在折弯的时候,通过压力表,计算下准确的压力数字,进行压力调整。主机部分:主机部分主要由机架、工作台面、折弯模座、凹模座、凸模靠山等组成。以免造成模具崩刃。
铜排折弯机由扭轴、摆臂、关节轴承等组成的机械同步机构,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同步精度高。采用液压传动,滑块部分由滑块、油缸及机械挡块微调结构组成。左右油缸固定在机架上,通过液压使活塞带动滑块上下运动,机械挡块由数控系统控制调节数值。那么铜牌折弯机有哪些特点呢?铜排机的模架结构要简单,便于在其上面进行其它部件的安装,模架还应拆卸方便而且耐冲击。下面山东巨辉给大家介绍下。
1、折弯单元采用立式加工,在加工时更安全方便。
2、剪切单元采用通用的单刀式剪切,剪口平整,节省工料。
3、铜排折弯机的三个工作工位可以同时工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液压油箱采用厚钢板焊接,并作了磷化处理,使液压油长期使用不会变质。
5、折弯单元采用封闭式折弯,使其在加工平弯及压花时更均匀,并延长了使用寿命。
6、冲孔单元采用六模位整体式转盘,保证了上模和下模的对中,提高了模具的同心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