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3、高出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备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4、攀登和
700长度空心顶托厂家
1、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料具,必须列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2、单位工程施工负责人应对工程的高出作业安全技术负责并建立相应的责任制。施工前,应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交底,落实所有安全技术措施和人身防护用品,未经落实不得进行施工。
3、高出作业中的安全标志,工具,仪表,电气设备和各种设备,必须在施工前加以检查,确认其完好,方能投入使用。
4、攀登和悬空高出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出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及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必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
5、施工中对高出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6、施工作业场所有可能坠落物,应一律进行撤除或加以固定。
7、雨天和雪天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防寒和防冻措施,凡水,冰,霜,雪均应及时清除。
8、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措施时,必须井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9、防护棚搭设与拆除时,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
脚手架的基本结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钢管
脚手架钢管宜采用外径48 mm、壁厚3.5 mm的焊接钢管,也可采用外径51 mm,壁厚3.1mm的焊接钢管。用于横向水平杆的钢管长度不应大于2m;其他杆不应大于6.5 m,每根钢管质量不应超过25kg,以便适合人工搬运。
2 扣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采用锻铸铁铸造的扣件,其基本形式有三种:用于垂直交叉杆件间连接的直角扣件;用于平行或斜交杆件间连接的旋转扣件以及用于杆件对接连接的对接扣件。
a ) 直角扣件; b ) 旋转扣件; c )对接扣件
3 连墙件
连墙件将立杆与主体结构连接在一起,可用钢管、扣件或预埋件组成刚性连墙件,也可采用钢筋作拉接筋的柔性连墙件。
4 底座
底座形式有内插式和外套式两种,内插式的外径D1比立杆内径小2 mm,外套式的内径D2比立杆外径大2 mm。
a)内插式底座;b)外套式底座 1—承插钢管;2—钢板底座

建筑顶托一般都有伸出长度规范,长度规范如下:可调顶托伸出顶层水平杆或者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者双槽钢梁长度不得小于150mm.那么建筑顶托为何要有此使用规范呢?
由于建筑顶托用在建筑施工现场,尤其是用在模板支撑体系里面。对可调顶托、可调底座使用较为普遍,脚手架施工承载着工人的生命安全大事,不能不符合规范,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
建筑顶托施工要求问题,安装前:排架安装从梁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推进,从纵横两个方向同时进行,以免支架失稳;用于支撑的所有杆件,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安装中:支架搭设严格控制立杆垂直度和水平杆水平度,整架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h/500(h为立杆高度),但不超过20mm;支架顶托逐个顶紧,达到所有立杆均匀受力。
。

1、抗断性能优:结构,全圆钢成型,强度及韧性超过现行标准,了丝杠因断裂导致脚手架坍塌的事故隐患。
2、抗变形能力强:与普通的建筑顶托相比,因制作工艺不同。突破了传统的冲压工艺对圆钢厚度(冲压工艺只能达到3.5毫米的厚度极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厚度不够而易变形)的限制而达到了5毫米,完全能保证顶托在使用过程中不变形,从而保证了产品的安全,并能重复有效使用。
3、抗脱能力强:采用新型连接,新型螺帽保证了在钢管有变形的情况下,顶托始终能垂直牢固固定,消除了钢管滑脱的可能。
4、抗锈蚀能力强:整件经钝化及镀锌双重防锈蚀处理,其抗锈蚀能力大大提高,使用寿命长,远远超过普通顶托的使用寿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