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07年年底,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达到50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90万千瓦(2900M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188MW,超过日本和欧洲,并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年产千吨大关,冲破了太阳能电池原材料
光伏太阳能厂
到2007年年底,光伏系统的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0万千瓦(100MW),从事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企业达到50余家,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290万千瓦(2900MW),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达到1188MW,超过日本和欧洲,并已初步建立起从原材料生产到光伏系统建设等多个环节组成的完整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材料生产取得了重大进展,突破了年产千吨大关,冲破了太阳能电池原材料生产的瓶颈制约,为我国光伏发电的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近10年来,太阳能光伏电池年产量增长约6倍,年均增长50%以上。
目的光伏认证主要是为了验证光伏组件以及相关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是否符合各个以及地区的并网性能要求。由于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设计寿命多为30年或者30年以上,所以光伏认证测试中性能测试所涉及到的项目主要为了验证组件在多年使用后功率衰减的问题。只有在取得了当地的认证证书或者列名,所生产的光伏设备才能并网发电并取得上网补助。实际上,光伏产品价格下降,是必然的趋势,光伏实现平价上网是光伏产业的梦想,也是光伏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也出台了一些关于发展新能源的政策。其中以近期出台的《关于实施金太阳工程的通知》引人注目。该通知重点支持用户侧并网光伏发电、独立光伏发电、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以及硅材料提纯、并网运行等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相关基础能力建设,并根据技术程度、市场 发展状况等确定各类项目的单位投资补助上限。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在产业链中,从多晶硅到电池组件,生产的技术门槛越来越低,相应地,公司数量分布也越来越多。其中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对于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主要通过贴息和补助的方式给予支持。
目前,大陆多晶硅生产获取的利润在电池组件产品利润总额中的比例高,约达到52%;电池组件生产的利润占比约为18%;预测到2012年,年均太阳能系统装机容量可能进一步增至9917MW,而整个太阳能行业的销售额可能从2007年的172亿美元增长至2012年的395亿美元。而电池片和硅片生产的利润占比分别约为17%和13%。自2008年以来,多晶硅价格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到目前,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已由之前的500美元/千克回落至100-150美元/千克。2012年的数据是18~30美元/千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