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排烟概述编辑防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凹廊或排烟口、竖井等将烟气排出或稀释烟气的浓度。正压送风用于防排烟楼梯间和防排烟共用前室,主要是保证在着火时,楼梯间和前室压力大于走道和其他公共区域,保证烟气不进入前室和楼梯间的。在高层建筑中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
高层建筑用排烟风机厂家
自然排烟概述编辑防排烟系统自然排烟是利用建筑物的外窗、阳台、凹廊或排烟口、竖井等将烟气排出或稀释烟气的浓度。正压送风用于防排烟楼梯间和防排烟共用前室,主要是保证在着火时,楼梯间和前室压力大于走道和其他公共区域,保证烟气不进入前室和楼梯间的。在高层建筑中除建筑物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采用自然排烟的开窗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烟楼梯间的前室或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2 m 合用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3 m
2、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开启外窗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 m
3、 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的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的2%
4、 需要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的2%
5、 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窗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面积的5%
6、 不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进风口开口有效面积应≥ 1m 进风道断面≥2m 排烟口开口有效面积应≥4m 排烟竖井断面≥6m
7、 不靠外墙的合用前室的进风口开口有效面积应≥1.5m 进风道断面≥3m 排烟口开口有效面积应≥6m 排烟竖井断面≥9m
缺点自然排烟是一种经济、简单、易操作、维护管理方便的排烟方式,防排烟系统但由于部分工程在设计、施工过程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往往导致工程完工后,自然排烟设施不具备排烟作用,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然排烟窗的设置位置不当。排烟风机的工作原理大致就这么多,但排烟风机完成上述工作的前提是排烟风机控制箱(柜)置于自动工作状态,当风机控制箱(柜)置于手动状态时,不会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从自然排烟效果考虑,排烟窗高度应高于蓄烟高度,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一般来说在房间一半高度以上设排烟窗,目前有相当数量的自然排烟窗不是设置在墙的上部,而是下部,距顶板、吊顶的距离较大,不利于自然排烟。二是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可开启外窗不应小于2m2,合用前室不应小于3m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内可开启外窗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m2”,但由于部分设计人员未按规范要求进行认真计算,或将固定窗的面积计算在排烟窗面积之内,导致部分工程排烟窗面积达不到规范要求,直接影响排烟效果。三是自然排烟窗的结构形式不合理。有的把排烟窗做成不可开启的固定窗,有的将窗的上部做成固定窗,把可开启的排烟窗设在窗的下部,严重影响排烟功能。
消防排烟风机的选型及布置
首先要注意消防排烟风机的排烟部位: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无直接自然通风,且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或虽有直接自然通风 排烟风机安装特点,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厨房中各种煎、炒、蒸、煮、炸、烤等设备在加工食物过程中不断产生各种高温、潮湿、污染的气体。 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除利用窗井等开窗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外,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系统布置 德州排烟风机,走道的机械排烟系统宜竖向设置;房间的机械排烟系统宜按防烟分区设置。
排烟口应设在顶棚上或靠近顶棚的墙面上,且与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邻边缘之间的小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0m。送风口、排烟口风量、余压值达不到规范要求的现象在工程中比较普遍,有的送风口、排烟口的风速甚至接近于零,构成这种现象的缘由比较复杂。距地面高于2米。设在顶棚上的排烟口,距可燃构件或可燃物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防烟分区内的排烟口距远点的水平距离不应超过30m。排烟口平时应关闭,并应设有手动和自动开启装置。
消防排烟风机可采用离心风机或采用排烟轴流风机。穿过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穿过处的空隙应用不燃烧材料填塞。不应采用电机内置式的普通轴流、混流风机。应在其机房入口处设有当烟气温度超过280℃时能自动关闭的排烟防火阀。消防排烟风机应保证在280℃时连续工作30min。 消防排烟风机宜设在建筑物的顶部,烟气出口宜朝上,并应高于加压送风机的进风口,两者垂直距离不应小于3m或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0m 当任一排烟口或排烟阀开启时,消防排烟风机应能自行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