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由异唑啉酮季胺盐及有机杀生剂和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单一杀菌剂。此复合杀菌灭藻剂是一种广谱、、低毒非氧化型药剂;对微生物的细胞膜有极强的穿透力,并对其菌细胞组织产生分解破坏作用,对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真菌、异氧菌、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等都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对兰藻、绿藻、硅藻及水草等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采用四探针法测量材料的电导率:将样品粉末在10MPa压力下压制
泥沙松动剂
它由异唑啉酮季胺盐及有机杀生剂和表面活性剂复配而成,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单一杀菌剂。此复合杀菌灭藻剂是一种广谱、、低毒非氧化型药剂;对微生物的细胞膜有极强的穿透力,并对其菌细胞组织产生分解破坏作用,对铁细菌、硫酸盐还原菌、真菌、异氧菌、革兰氏阳性菌、阴性菌等都有极强的杀灭能力,对兰藻、绿藻、硅藻及水草等都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采用四探针法测量材料的电导率:将样品粉末在10MPa压力下压制成直径为15mm, 厚度为1.4mm左右的圆片式样;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进行形貌分析;样品的衍射图谱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量, 采用Cukα射线(λ=0.15406nm), 电压为36 KV, 电流为20mA, 每分钟扫描速度为4°,衍射角度(2θ)范围为5°~ 50°.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材料的红外特征进行分析:通过KBr压片法制样, 分辨率2cm-1 。

α-磷酸锆(1a)、聚(1b)、α-磷酸锆/聚(1c)、乙胺-α-磷酸锆/聚(1d)、丁胺-α-磷酸锆/聚(1e)、-α-磷酸锆/聚(1f)的FT-IR光谱图示于图1。α-磷酸锆(1a)在1620cm-1和1250cm-1处有强的吸收谱带, 分别为水分子的弯曲振动峰和HPO4 的特征峰。聚(1b)中, 1563cm-1 、1480cm-1 、1300cm-1 、1135cm-1 、3425cm-1和3229cm-1处的吸收分别对应PANi分子中醌式和苯式结构中C=C的伸缩振动峰,

苯环相连仲胺(C-N)的伸缩振动峰, 醌环(N=Q=N)伸缩振动峰, N-H伸缩振动和胺与分子链间的振动峰。1c、1d、1e、1f样品展现了相似的红外光谱特征, 对比发现样品中的N-H伸缩振动峰(3425cm-1处)相对纯的聚的吸收峰均向低波数移动了14cm-1左右, 这主要是由于(Ani)分子中胺基上的氢原子与α-ZrP层板上的P-OH形成氢键, 使N-H伸缩振动减弱。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