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卸滚动轴承的方法
一、敲击法
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屏蔽机房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轻易损伤轴承,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应用此法应注重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二、拉出法
采用专门拉具,拆卸时,只要旋转手柄,轴承
调心球轴承
拆卸滚动轴承的方法
一、敲击法
敲击力一般加在轴承内圈,屏蔽机房敲击力不应加在轴承的滚动体和保持架上,此法简单易行,但轻易损伤轴承,当轴承位于轴的末端时,用小于轴承内径的铜棒或其它软金属材料抵住轴端,轴承下部加垫块,用手锤轻轻敲击,即可拆下。应用此法应注重垫块放置的位置要适当,着力点应正确。
二、拉出法
采用专门拉具,拆卸时,只要旋转手柄,轴承就会被慢慢拉出来。拆卸轴承外圈时,拉具两脚弯角应向外张开;拆卸轴承内圈时,拉具两脚应向内,卡于轴承内圈端面上。
选择轴承支承结构形式应考虑的问题
在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的情况下,支承常采用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成对安装。角接触轴承成对安装有三种排列方式。两个轴承外圈宽端面相对安装称背对背安装方式。两支承力作用点落在支承跨距之外。这种排列方式因支承跨距大,轴悬臂时钢性好,轴受热伸长时内、外圈呈脱开趋势,因而轴不会卡死,故使用比较广泛。但如若采用预紧安装,则在轴受热时预紧量将会减少。两个轴承外圈窄端面相对安装称面对面安装方式。两个支承的力作用点落在支承跨距之内。这种排列方式结构简单、装拆、调试均较方便故使用也较广泛,主要用于短轴和温升不高的场合,但要注意一定要留有备用游隙。轴向游隙也不宜过大,过大会降低轴的运转精度。当轴向载荷较大,需多个轴承同时承受时,常采用轴承外圈宽、窄面相对安装的串联方式。各轴承力作用点均落在轴承的同一侧故称同向排列又称串联。采用此种排列方式时要注意结构上和制造上保证每个轴承都能尽量均匀承受载荷。
深沟球轴承
具代表性的滚动轴承,用途广泛,可承受径向负荷与双向轴向负荷。适用于高速旋转及要求低噪声、低振动的场合带钢板防尘盖或橡胶密封圈的密封型轴承内预先充填了适量的润滑脂,外圈带止动环或凸缘的轴承,即容易轴向定位,又便于外壳内的安装。大负荷型轴承的尺寸与标准轴承相同,但内外圈有一处装填槽,增加了装球数,提高了额定负荷。
推力滚针轴承
分离型轴承由滚道圈与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构成,可与冲压加工的薄型滚道圈(W)或切制加工的厚型滚道圈(WS)任意组合。非分离型轴承是由经精密冲压加工的滚道圈与滚针和保持架组件构成的整体型轴承。可承受单向轴向负荷该类轴承。占用空间小,有利于机械的紧凑设计,大多仅采用滚针和保持架组件,而把轴及外壳的安装面作为滚道面使用。
装拆轴承时的注意事项
(1) 保证轴承与装拆环境的清洁性
美国轴承界曾向用户强调:“手表里尚且容不得一粒灰尘,何况轴承是精密得多的机械元件”。灰尘会破坏润滑油膜的完整性,引起接触电位差腐蚀作用,这是造成磨损、疲劳和锈蚀的常见因素,影响ji坏。所以轴承本身。安装部位、所用工具、清洗油、润滑油、操作者个人以及周围环境都要保证有高度的清洁性,好设置的装拆场所。
(2) 切实做好轴承的防锈防尘工作
轴承只有在即将安装之前,才打开封装并清洗洁净;轴承从主机中拆下之后,如仍有继续使用的价值,应立即清洗封装,或安装于所拟继续使用的主机内。如确实必须保存至第二天时,必须安置于清洁的地方或封装起来,并继续保证有关工具及油料等的严格的清洁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