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甲哌鎓(缩节胺)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能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抑制茎叶疯长、控制侧枝、塑造理想株型,增强根系数量和活力,使果实增重、提高。广泛应用于棉花、小麦、水稻、花生、马铃薯、葡萄、蔬菜、豆类、花卉等农作物。在移栽期的20天后,叶龄为三叶期时进行叶面喷施,喷洒时以形成滴流为度,每亩用3克原药或250g/L水剂12毫升,兑水20公斤左右。
甲哌鎓原药求购
简介:甲哌鎓(缩节胺)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能促进植物的生殖生长;抑制茎叶疯长、控制侧枝、塑造理想株型,增强根系数量和活力,使果实增重、提高。广泛应用于棉花、小麦、水稻、花生、马铃薯、葡萄、蔬菜、豆类、花卉等农作物。在移栽期的20天后,叶龄为三叶期时进行叶面喷施,喷洒时以形成滴流为度,每亩用3克原药或250g/L水剂12毫升,兑水20公斤左右。
缩节胺在棉花上使用较广,可有效地防止棉花疯长,控制株型紧凑,减少落铃,促进成熟,使棉花增产。能促进根系发育;叶色发绿;变厚防止徒长;抗倒伏;提高成铃率;增加霜前花;并使棉花品级提高;同时,使株型紧凑;赘芽大大减少,节省整枝用工。
此外,缩节胺用于冬小麦可防止倒伏;用于苹果可增加钙离子吸收,减少苦陷病;用于柑桔可增加糖度;用于观赏植物可抑制植株徒长,使植株坚实,抗倒伏和改进色泽;用于番茄、瓜类和豆类可提高产量,提早成熟。
250g/L甲哌鎓水剂(助壮素)用量与用法:
苗期:每亩用0.4-1.2毫升,兑水15-20公斤喷洒叶面。
蕾期:每亩用2-4毫升,兑水25-30公斤喷洒叶面。
初花期:每亩用8-12毫升,兑水30-40公斤喷洒叶面。
盛花期:每亩用12-16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洒叶面。
喷洒250g/L甲哌鎓水剂(助壮素)在各时期的作用同甲哌鎓(缩节胺)原药作用相同。喷洒时以下午高温后有一段光照和湿度大时为宜。棉业对甲哌鎓(缩节胺)或250g/L甲哌鎓水剂(助壮素)吸收快而输出慢,喷施后6小时遇降雨,则不需要重喷。
本品不是肥料,喷施后叶色加深,是叶绿素含量增多所敛,仍要合理施肥、浇水,因地力和水肥条件不同,使用量和时时间有所变化,特别是西部地区,请到当地农技部门咨询,如用量过大,可对棉田蓄水,使甲哌鎓(缩节胺)约效降解。
甲哌鎓与调节剂复配在棉花上的应用
甲哌鎓是内吸性植物生长延缓剂,能抑制赤霉酸的生物合成,抑制细胞伸长,延缓营养体生长,使植株矮化,株型紧凑,并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叶片同化能力。
甲哌鎓主要用于棉花生长调节,由棉花的叶子吸收而起作用。不仅抑制植株高度,而起对果枝的横向生长有抑制作用,可在棉花生长全程使用。棉花应用甲哌鎓后3-6天棉花叶片叶色浓绿,能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关系,延缓纵向和横向生长,使得株型紧凑,减少蕾铃的脱落,集中开花结铃,增加伏前桃与付桃比例,衣分、衣指、铃重及籽棉产量都有增加,对皮棉质量无不良影响。在苗蕾期使用甲哌鎓能促进根系发育,实现壮苗稳长,定向塑造合理株型,促进早开花,增强棉花对干旱、涝害等抵抗能力,协调水肥管理,避免因早施肥、浇水而引起徒长。生产采用系统化控,一般每亩使用甲哌鎓原药8-10克,可增产棉花10%以上。
甲哌鎓与胺鲜酯混用后在抗虫棉上应用能促进早发,防止旺长,增加单株成铃率,增加中下部果枝形成的内围铃,促进棉铃正常吐絮,提高棉花种子质量,延长根系生理功能时期,延缓植株早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