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点降水的作用降低地下水位后,还能使土壤固结,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单级井点3~6m,多级井点6~12m。轻型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全貌图基坑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的设备
由管路系统(滤管、井点管、弯联
管井工程降水队
井点降水的作用降低地下水位后,还能使土壤固结,增加地基土的承载能力!
轻型井点是沿基坑四周将井点管埋入蓄水层内,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以下。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50m/d的土层中。降水深度:单级井点3~6m,多级井点6~12m。轻型井点法降低地下水位全貌图基坑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的设备
由管路系统(滤管、井点管、弯联管及总管)和抽水设备(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气分离器)组成。

轻型
井点降水的平面布置
①单排布置:当基坑(槽)宽度<6m、降水深度≯5m时可采用单排布置。井点管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侧,两端的延伸长度不宜小于坑槽的宽度B。单排布置
②双排布置:当基坑(槽)宽度>6m时采用。
双排布置
③环型或U 型布置: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应采用环型布置(考虑施工 机械进出基坑时宜 采用U 型布置)。环型布置 U型布置
采用双排、环型或U型布置时,位于地下水上游一排的井点间距应小些,下游井点的间距可大些。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
工程降水适用范围:管井井点降水的施工方法适宜于在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在1.0~200m/d范围内的,地下水比较丰富的地区。因其单眼井排水量大、可由浅到深进行动态降水,该方法可适用各种水文地质条件,可降低的水位深度达3~5m。
工程降水工艺原理和设计概述:管井井点作为井点排水方法的一种,是在基坑开挖前,沿开挖基坑的四周、或一侧、两侧埋设一定数量深于坑底的井点滤水管或管井,以总管连接或直接与抽水设备连接从中抽水,使地下水位降落到基坑底0.5~1.0m以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