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0年,法国的索利亚和德国的坎默洛对火柴进行了革新,用、硫磺和混合原料制成现代的火柴。1831年,法国人C.索里亚以代替三硫化锑掺入药头中,制成火柴。这种火柴使用方便,但发火太灵敏,容易引起火灾,而且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因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845年,奥地利化学家A.施勒特尔研制出(也称),它是的同素异形体,采用作为火柴头,性能比较稳定,且无毒。"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
火锅外卖火柴定购
1830年,法国的索利亚和德国的坎默洛对火柴进行了革新,用、硫磺和混合原料制成现代的火柴。1831年,法国人C.索里亚以代替三硫化锑掺入药头中,制成火柴。这种火柴使用方便,但发火太灵敏,容易引起火灾,而且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因有,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1845年,奥地利化学家A.施勒特尔研制出(也称),它是的同素异形体,采用作为火柴头,性能比较稳定,且无毒。"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条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纸梗书式火柴制造 分为制梗(一般称火柴梳)、制封皮和装订 3部分。为防止纸梗燃烧熄灭后的残枝阴燃,制梗用板纸需经防灼处理。这种处理是在板纸生产过程的工序,即当纸坯通过末级烘缸前,以5%的磷酸氢二铵水溶液均匀喷洒在纸板上,再经烘干,含水率应保持在8%左右。采用火柴梳自动连续机(CM机)自动完成制梗和沾药头。1921年,刘鸿生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改进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产管理,生产出的"美丽"牌火柴。
磷瓶:将白磷放入小玻璃瓶中,点燃后迅速熄灭,使瓶内壁附着一层部分氧化的磷另一方面,小木条的一端粘有熔融硫,冷却后放入金属盒中。使用时,将粘有硫磺的小木棒放入小玻璃瓶中,用氧化磷染色,用玻璃瓶塞擦着火显然,这种“匹配”安全性差。直到1827年,英国医生沃克发明了摩擦火柴。这种火柴是、(Sb2S3和树胶)的混合物,蘸涂在木条的末端。使用时,木条的头部用砂纸摩擦生火。一般的摩擦热不足以使药头起反应,只有在火柴盒侧面的磷层上擦划时,摩擦热先使硫与发生反应,放出较多的热能,促使药头中的化学物质产生反应而发火。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