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本体觉影响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感知能力,并对肢体进行操控,本体觉一旦失调,孩子可能会出现非顺应性反应、学习能力低下、大脑信息传送混乱等问题,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较差,不能较好控制手部力量大小,大脑对外界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容易出错,从而做一些失常行为,容易伤害自己或伤害到他人。
星起点是国内专注于帮助儿童克服发育及学
幼儿感觉统合训练
本体觉感统失调的表现:
本体觉影响孩子对自己身体的感知能力,并对肢体进行操控,本体觉一旦失调,孩子可能会出现非顺应性反应、学习能力低下、大脑信息传送混乱等问题,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较差,不能较好控制手部力量大小,大脑对外界信息的传送和接收容易出错,从而做一些失常行为,容易伤害自己或伤害到他人。
星起点是国内专注于帮助儿童克服发育及学习障碍,提供儿童言语发展及早期筛查、临床诊疗与干预服务的机构。研发出能妥善保障儿童发展的本土化课程,并提供国际化、化、多元化的综合服务。
贴图画
适合2~6岁的孩子,可以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视知觉能力。具体做法:让孩子把卡纸、广告纸或杂志上的图案剪下来,贴到白纸上,组成一个新的图案。等熟练后可以让孩子自己用彩纸剪小动物、植物和房子等,并且拼贴起来。
注意事项:让孩子尽量按图案的形状去剪,控制好力度。给孩子选择的安全剪刀,家长在一旁指导孩子,以免伤到手。
玩七巧板
适合3~6岁的孩子,可以锻炼视觉记忆力、图形认知能力和想象力。具体做法:将七巧板摆放在光线良好的地方,先让孩子熟悉一下七巧板 上的每个图案,然后按图纸上的图案摆拼。完成后再打乱,将图纸放到-边,让孩子凭记忆再拼一一次。
注意事项:从简单的图案开始拼,逐渐加大难度。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参与,除了图纸上的图案,也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随意拼图。
感觉统合治1疗原则及常用的活动
① 治1疗原则:
艾博士(1980)在感觉统合理论一书中说明,感统Treatment改善孩子脑干部份的统合功能,从而进一步改善其较高层次的大脑功能,Treatment程序「度身订造」,活动各有不同。小孩透过摸、爬、抛、摇等活动,重複练习如何有效率地处理感觉讯息,以达到协调。罗钧令(1999)归纳感统Treatment有以下的八项原则:
1. 活动的难度必须适合孩子的程度
2. 活动必须是孩子感兴趣或觉得有意义的
3. 要依孩子的反应来调整活动
4. Therapist必须清楚活动目标
5. 环境的按制必须能有效地诱发孩子作活动
6. 若孩子有兴趣,活动便有重複的需要
7. 活动时间的长短或次数需要因人而异
8. 动态与静态的活动宜互相搭配,便孩子的大脑能组织与统合刺激,而做出适合环境的反应
② 常用的活动:
感统训练常用的活动,多不胜数,而任何一个活动都同时提供了多种感觉刺激,以下列举了其中三项基本而又重要的活动范畴。
触觉活动:
重点在于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以修正有关触觉刺激的仰制和运动能力,使大脑的处理能力和身体的触觉神经,建立起协调良好的关系。
1. 瞎子摸字
2. 剃鬚膏游戏
3. 瞎子摸字
4. 剃鬚膏游戏
星起点儿童之家国内专注于帮助儿童克服发育及学习障碍,提供儿童言语发展及早期筛查、临床诊疗与干预服务的机构。研发出能妥善保障儿童发展的本土化课程,并提供国际化、化、多元化的综合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爱尔丝博士(Ayres.J)提出感觉统合理论。即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身的感观,从外界获得不同的感觉信息(视、听、嗅、味、触、前庭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简单来说,感觉统合就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合作的学习过程。 在人类遗传基因中,自带有感觉统合的基本能力,但是这种能力必须在婴幼儿时期通过与周身环境的互动,使大脑指示身体不断地顺应这些互动做出反应,感觉统合才能完好发展。
根据研究表明,目前由于现代社会都市化严重,儿童活动空间减少,户外活动随之减少,使得儿童在婴幼儿期的感觉学习明显不足,尤其是触觉、前庭平衡觉及运动觉的学习。我国有关研究表明,在儿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觉统合失调者占10-30%。
感觉统合失调会影响到儿童日常行为表现、身心健康及情绪等。反应在儿童身上的外在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脚、严重害羞等。而感觉统合失调多发生在5、6岁至11、12岁的儿童身上。
星起点儿童之家国内专注于帮助儿童克服发育及学习障碍,提供儿童言语发展及早期筛查、临床诊疗与干预服务的机构。研发出能妥善保障儿童发展的本土化课程,并提供国际化、化、多元化的综合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