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所讲的真正斋法,不是外表吃素谓之斋,乃指内在的心里干净,这也是道家修养的高妙义谛之所在。踵息,指内呼吸功深,而达于踵。据《庄子·大宗师》:“古 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自然无为法门(又称清静法门)它不管形体,不管气,练就是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统一起来。其中又有不同层次的功法。
从道教宗祖轩辕黄
道家功法口诀
道家所讲的真正斋法,不是外表吃素谓之斋,乃指内在的心里干净,这也是道家修养的高妙义谛之所在。踵息,指内呼吸功深,而达于踵。据《庄子·大宗师》:“古 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自然无为法门(又称清静法门)它不管形体,不管气,练就是把人的生命活动与大自然统一起来。其中又有不同层次的功法。

从道教宗祖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记载算起,内丹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丹道祖经丹道的发源,是非常早的事。道家功以长生为目的,主要有正一、全真两大派,两大派分若干宗派,两大派外也还有若干小派。各派在其功理、功法方面也各具特色。道教成立后,出于宗1教目的吸收了许多古老的养生术和所谓“仙术”,并在总结古老气功的基础上创编了一些具有道教特色的功法后,道家功日益丰富多彩,成为气功史1上的一条主流。

道家早期功法的内容,主要有心斋、坐忘、缘督、导引、吐纳、听息、踵息、守静、存想、守一、辟谷、服食、房中、行炁、胎息、外丹、内丹等。修道人所用的内呼吸,与平常人所用的肺呼吸,决不相同。一般人用深呼吸,炁机zui多只能到达丹田;而有道真人的呼吸,却可以直接到达足后跟,可见古代的真人,已经具备很深的功夫。道家功非常注重个人的实践,数千年来,为了寻找行之有效的功法,许许多多的道士付出了毕生的精力。据说五代道士吕洞宾为练穴,进行了极其悲壮的实验,三千弟子死去八百。可以说,道家功法体系就是在不断吸取这些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