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还应分析不同选址、选线方案的环境影响。
②当建设阶段的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的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
③应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内容
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按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的不同阶段,可以划分为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影响和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还应分析不同选址、选线方案的环境影响。
②当建设阶段的噪声、振动、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土壤等的影响程度较重、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
③应预测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和非正常排放、事故排放等情况的环境影响。
④应进行建设项目服务期满的环境影响评价,并提出环境保护措施。
⑤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应考虑环境对建设项目影响的承载力。
⑥涉及有毒有害、、物质生产、使用、储存,存在重大危险源,存在潜在事故并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包括健康、社会及生态风险(如外来生物的生态风险)的建设项目,需进行环境风险评价。
⑦分析所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适用性。

工矿企业环境噪声
(1)现有车间的噪声现状调查,重点为处于85dB(A)以上的噪声源分布及声级分析。
(2)厂区内噪声水平调查一般采用网格法,每间隔10~50m划正方形网格,在交叉点(或中心点)布点测量,测量结果标在图上供数据处理用。
(3)厂界噪声水平调查;测量点一般布设在厂界外1m处,间隔一般为50~100m,大型项目也可以取100~300m,具体测量方法参照相应的标准规定。
(4)生活居住区噪声水平调查;可以将生活区划分成网格测量,进行总体水平分析或针对敏感目标,测量方法参照《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GB/T14623-93)布置测量点,调查敏感点处噪声水平。
(5)调查数据按有关标准进行数据统计和计算,所得结果供现状评价用。
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部申请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除规定需要保密的情形外,应当在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生态环境部政务服务大厅(以下简称政务服务大厅)提交下列材料,并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报批申请书;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涉及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建设单位应当自行作出删除、遮盖等区分处理;
(三)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说明。
除前款规定材料外,建设单位还应当通过邮寄或者现场递交等方式,向生态环境部提交下列材料纸质版,以及光盘等移动电子存储设备一份:
(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全本,一式三份;
(二)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说明,一式三份;
(三)通过政务服务大厅线上提交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对全本中不宜公开内容作了删除、遮盖等区分处理的,还应当提交有关说明材料一份。
做好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
强化入园建设项目环评指导。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被产业园区管理机构和规划审批机关采纳的,其入园建设项目的环评内容可以适当简化。简化内容包括:符合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入园建设项目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选址的环境合理性和可行性论证;符合时效性要求的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评价(区域环境质量呈下降趋势或项目新增特征污染物的除外);入园建设项目依托的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已按产业园区规划环评要求建设并运行的相关评价内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