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构件在生产、存放及运输等环节的困难及成本。装配式建筑提倡现场生产困难的部件工厂化生产,此理念的实施可有效的降低现场的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但设计时应本着在满足现场结构安全及相关功能的前提下,对一些复杂的薄弱的位置、节点进行优化,以减低构件生产及安装时的成本。由于目前预制构件行业的发展仍不够充分,设计院装配式建筑设计人才缺乏,造成预制件的相关生产工
装配式设计房屋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构件在生产、存放及运输等环节的困难及成本。装配式建筑提倡现场生产困难的部件工厂化生产,此理念的实施可有效的降低现场的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但设计时应本着在满足现场结构安全及相关功能的前提下,对一些复杂的薄弱的位置、节点进行优化,以减低构件生产及安装时的成本。由于目前预制构件行业的发展仍不够充分,设计院装配式建筑设计人才缺乏,造成预制件的相关生产工艺不够了解,在进行构件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在生产、存放、运输等各种工步对构件的影响,设计出来的构件结构单薄、节点复杂,导致生产困难,在脱模、存放、运输等工况下容易发生断裂、崩烂等,为了保护此类节点,工厂内及施工现场必须增加模具、存放、运输等各方面措施,必然会造成成本增加。
板缝的控制:由于预制结构是由板与板相互独立的的拼接,必然会产生竖向缝、横向缝多处缝隙,所以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板的拼接质量。多数情况下缝的大小不好完全控制,只能尽量缩小。原因:拼装过程中板与板的挤压,暗柱的避让,吊装的水平等原因限制。所以,后期装饰进场必须对材料的选型、弹性模量和队伍的选择必须控制,以达到质量要求。

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仍旧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相对落后的传统产业,建造方式粗放,组织方式碎片化,交易方式违规严重,管理方式主责不清,工人技能素质普遍偏低,企业核心能力不强,1效率效益不高。尤其是这种传统建造方式提供的建筑产品已不能够满足人们对建筑和人居环境质量的美好需求,粗放的发展模式也已不能适应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为此,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就是促进传统粗放的建造方式向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转变,实现建造方式的变革。
装配式建筑以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装修一体化和管理信息化的“五化一体”的新型建造方式为主要特征。有利于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符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就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建筑质量优、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道路。建筑工业化一直是我国倡导的发展方向,是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根本途径,进入新时代,随着建筑科技的进步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真正实现建筑工业化成为可能,装配式建筑就是采用新型工业化建造方式建造的建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