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需要了解的文常
1.部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题材)的电影,主演(谭鑫培)成为早的电影演员。
2.(郑正秋)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被认为是早的故事片。
3.1913年,香港电影(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部电影(《庄子试妻》),它成为早在国外放映的电影。
4
编导艺考培训课程
编导需要了解的文常
1.部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定军山》),这是一部(京剧题材)的电影,主演(谭鑫培)成为早的电影演员。
2.(郑正秋)于1913年拍摄的家庭短剧(《难夫难妻》),被认为是早的故事片。
3.1913年,香港电影(黎民伟)与布拉斯基拍摄了香港的部电影(《庄子试妻》),它成为早在国外放映的电影。
4.我国部动画片是1941拍摄的(《铁扇公主》)。
5.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电影进入个发展时期,在这段时期中,比较有作为的有(“”)、(“长城”)、“神州”、“民新”、“大百合”、“天一”等影片公司。(请说出其中三个公司名字)
6.1926年,我国的戏剧家(田汉)开始了他的电影创作,并创立了(南国)电影剧社,在早期的电影写下了杰出的篇章。
7.1930年,电影(《野草闲花》)中(阮玲玉)与"电影皇帝"(金焰)演唱的《寻兄词》是早的电影歌曲。
8.1930年8月,几家大电影公司合并,成立联华影业公司,在的时间内就成为与、天一鼎足而立的新兴势力,吸引来一批高水准的电影人才,比如导演中的(孙瑜)、(蔡楚生)、(史东山),编剧里的(田汉)、(夏衍),再加上阮玲玉、金焰等一代,构成了30年代电影无可的黄金阵容。考试内容一般分为面试和笔试,面试内容通常有自我介绍、即兴评述、才艺展示以及回答考官提问。
9.(1931)年,部有声影片(《歌女红牡丹》)公映,预示电影走进有声时代。
10.对开始走向一个全盛期的30年代电影而言,电影,自然是吸引人的一项活动,其中轰动的应算1933年(《日报》)陈蝶衣发起举行的"电影皇后大",(胡蝶)艳压群芳,夺得影后的桂冠。
11.(1933年)宣告成立的(电影文化协会)标志("新兴电影运动")的展开。
电影画面的构成因素。
一、构图
电影的构图和画家创作化作,摄影师拍摄照片一样,需要有合理的构图。电影画面从画面构成元素的水平和纵深关系两个层面上,即从被摄物体在画面中所居的上下、左右、中心与边缘、前景与后景等多种关系上来建构和解读画面的意义。
二、光影
摄影师运用光影再现被摄物体的形态与明暗层次等。可以通过恰当的艺术处理达到刻画人物的性格、创造环境以及渲染情绪的目的。主要是造型作用、表意作用和外画人物形象。
三、色彩
色 彩:塑造人物形象、营造环境氛围、构成创造思想
1.色彩能够渲染气氛,参与人物性格和心理的塑造。
2.色彩可以有象征意义,代表着电影的主题。
3.色彩还可以来配合叙事。
4.色彩的运用可以成为导演的风格。
四、色调:分为冷色调和暖色调
冷色调:色环中蓝、绿一边的色相称为冷色,它能给人以阴凉、宁静、后退、深远的感觉。
暖色调:色环中红、橙一边的色相称为暖色,它能给人以温馨、亢奋、前进、和谐的感觉。
电影的画面是光影艺术的精彩纷呈的呈现。需要电影创作者对画面的构图,光影的调节,色彩的运用,色调的处理都具有相当的知识和艺术眼光。
电影就是一种视听结合的语言,而贯穿其中的便是演员的表演。世界三大表演体系,目前电影主流的还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即斯氏体系。它要求演员完全融入角色,去体验角色的生活和情感。
凡事和电影相关的职业,不了解演员是不可能成功的。作为北电艺考生,表演同样是每位学生的基础,了解舞台和影视表演的区别也是写好剧本,演好角色的基础。
叶老师今天给编导班学生通过讲述视听语言普及了有关表演和拍摄的一些知识。让我们从不同视角去解读电影,学做一名合格的电影人。老师通过一些影片的经典片段来详细解读视听语言的几大变量,即景别、角度、焦距、光色、运动和声音。
相信编导班的同学在经过老师系统梳理之后,对以后学习会有比较清楚的目标和方向。

(作者: 来源:)